日报消息(通讯员覃美、黄诚报道摄影)近日,融水苗族自治县8.4万亩早稻迎来丰收季,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泛起稻浪,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收割作业(见上图),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融水镇东良村的稻田里,数台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沉甸甸的稻穗应声而落,收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
“我种了10多亩早稻,以往两个人收割至少要忙半个月,现在机械化收割不到半天就可完成,省了不少事。”东良村水稻种植户陆承谦笑着说。
另一名水稻种植户龚息广对机械化收割赞不绝口:“机收作业24小时可以收割30亩稻田,湿稻谷也不愁卖。”
收割机完成作业后,车辆直接将新收的湿稻谷送入加工点,经过科学控温、定时翻转等烘干流程,数小时后,湿稻谷就变成了符合储存标准的干谷。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正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媚介绍:“今年我们新增了4台烘干机,日烘干量达到150吨。”
采用全流程机械化作业,从收割到烘干再到卖出,实现了一条龙服务,种植户不仅省时省力,粮食品质有保证,还能卖出好价钱。水稻种植户陆承朝高兴地说:“我们利用收割机收了3500斤湿稻谷,烘干以后直接出售,收入3400元,这价格比去年高。”
近年来,融水不断推广水稻种植新技术和机械化应用技术,从育秧、耕田、插秧、收割、烘干,水稻生产基本实现全流程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