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汶璟)因与前公司存在解除劳动关系争议,近日,市民韦先生来到柳州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寻求帮助。除了解决劳动纠纷,韦先生还表达了强烈的求职意愿,希望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当天,柳州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调解员引导韦先生到调解仲裁就业服务工作站进行咨询,并为其在“就爱柳州”就业平台进行求职注册。
从劳动维权到就业服务,韦先生一站式解决了两个烦恼。我市创新推出“调解仲裁+就业服务”联动模式,聚焦劳动纠纷化解、主动对接就业服务资源,通过部门联动、资源整合,为像韦先生这样有就业需求的劳动者精准匹配岗位信息,既解了“燃眉之急”,又铺好“发展路”。
在调解仲裁就业服务工作站,调解员通过“诉前就业服务”“边调解边推荐就业”的模式,主动询问劳动者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引导劳动者和企业进行就业需求登记和用工需求登记,摸清就业及用工需求。案件结案后,及时按劳动者户籍地建立分级服务档案,对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施“一人一策”服务;对于有更高需求的劳动者,零工市场还能为其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进一步提升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
“我们将通过建立‘大数据+AI’就业需求信息共享机制,根据劳动者技能、经验等标签开展智能匹配,再以短信、微信、面对面岗位对接等方式将适配岗位信息送达劳动者。同时,及时推荐定制化课程、‘家门口’培训项目,以及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等,全方位助力劳动者实现就业创业目标,形成‘维权-登记-匹配-就业’的闭环,巩固劳动人事争议化解成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我市人社部门将持续扩大“调解仲裁+就业服务”覆盖面,推动实现县(区)工作站全覆盖的目标,充分发挥劳动维权和就业服务双重效能,维护全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