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8月01日

《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实施满8周年

动物“稀客”变“常客” 城市“绿肺”成“课堂”

豹猫出现在莲花山保护区范围内。

莲花山保护区绿意盎然。 (市莲花山保护中心供图)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今天,柳州首部实体地方性法规《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满8周年。8年来,柳州以法治护航绿水青山,为群众打造城市中的“绿肺”,为动植物留下一片休养生息的沃土。8年间,一个个喜人的生态之变在莲花山保护区悄然发生。

记者从市莲花山保护中心了解到,自2021年打造496亩桉树林相改造示范样板林至今,保护区范围内累计已有3740亩桉树纯林完成了林相改造,新种植闽楠、香樟、红枫、山楂等35种乡土树种及珍贵树种超12万株。历年植树节期间,热心市民、企业单位通过线上报名的方式参与莲花山保护范围内的义务植树活动,累计植树面积约300亩,种植树木上万株。

每年,我市还会给“绿肺”除虫保健。截至今年6月,市莲花山保护中心通过飞行防治作业的形式,累计对保护范围内10万亩松林进行松材线虫病防治,并通过诱捕器成功诱杀松墨天牛5.4万只,释放松墨天牛天敌花绒寄甲6万目,对8500株松树注射药物防疫病。

在全市各界的携手共护下,保护区范围内桉树纯林景观单一、生态功能相对薄弱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土壤肥力恢复,为生物多样性发展打牢基础,形成一条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色的城市生态景观廊。

2022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白鹇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鳽先后现身莲花山保护区。如今,莲花山保护区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至1.26,还监测到黄胸鹀、眼镜王蛇等珍稀动物的踪迹。柳州特有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李氏报春苣苔及桫椤群、金毛狗等珍稀植物在保护区范围内稳定生长。

动植物从“稀客”变成了柳州的“常客”,城市“绿肺”也成为市民、游客学习野生动植物知识的森林课堂。2017年至今,市莲花山保护中心以森林为主课堂开展了29期科普活动,在3000多名青少年心中种下绿色的种子。不久前,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榕苑珍稀植物园附近的主干道一侧还增设了蕨类植物科普墙,展示12种人工培育的观赏性蕨类保护区范围内的珍稀野生蕨类。每一种蕨类都有专属生长区域和二维码“身份证”,市民用手机扫码即可了解每一种蕨类植物的生长习性、分布范围、主要价值和保护情况等信息。“游中学、学中游”让更多市民、游客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 2025-08-01 《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实施满8周年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50156.html 1 动物“稀客”变“常客” 城市“绿肺”成“课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