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8月04日

要清凉,更要安全

□张国锋

炎炎夏日,柳州持续高温,气温一度突破37℃,柳江化身为城市的“天然大泳池”,清澈的江水吸引着无数市民和游客前来消暑纳凉。碧波荡漾,孩童嬉戏,青年畅游,桨板穿梭,城市因水而灵动,因水而充满活力。然而,在这份清凉与欢乐的背后,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自然水域虽美,却也暗藏风险,唯有增强安全意识,方能更好体验夏日亲水之乐。

水质虽佳,安全更重。柳州连续五年蝉联全国“水质冠军”,百里柳江的清澈水质确实令人自豪。当人们跳入江水中,他们寻找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凉爽,更是一种与城市、与自然的情感连接。这种连接弥足珍贵,它让城市不再只是钢筋水泥的集合体,而成为有温度、有生命力的家园。然而,水质优良并不等同于水域安全。江河不同于游泳池,水流、暗涌、深浅变化、水下障碍物等都可能成为潜在危险。近年来,全国各地因野泳、戏水导致的溺水事故屡见不鲜,其中不乏水性良好者因低估自然水域风险而遭遇不测。因此,市民和游客在享受柳江带来的清凉时,务必提高警惕,切勿放松安全防范。

“清凉经济”火热,监管与服务需跟上。随着高温持续,柳江沿岸的“清凉经济”愈发红火——桨板租赁、冰饮摊点、夜游项目等吸引众多游客。这既拉动了消费,也丰富了市民的消夏方式。商家在经营“清凉经济”的同时也需承担社会责任。租赁水上娱乐设备的商家应当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并向顾客明确说明使用规范和风险,拒绝向明显不具备相应能力的顾客出租设备。沿江餐饮娱乐场所可以培训员工基本的水上救援知识,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第一时间的帮助。政府部门应当完善水域安全设施,在热门亲水区域配备足够的救生设备和专业人员,设置清晰的安全警示标识,划分不同风险等级的区域。同时,应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水上安全教育,让市民了解自然水域的潜在风险,掌握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技能。这种商业利益与公共安全的平衡,正是城市亲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文明亲水,平安度夏。对个人而言,享受亲水乐趣的前提是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下水前应评估自身身体状况和游泳能力,了解水域特点和当日天气状况,避免单独行动,尤其是未成年人,往往因缺乏安全意识或监护不到位而发生意外。同时,市民应选择安全水域活动,避免酒后游泳、夜间盲目下水或在陌生水域冒险。若遇险情,应保持冷静,合理呼救,避免盲目施救导致二次事故。

柳江是柳州的城市名片,也是市民的宝贵财富。当“天然大泳池”成为夏日标配时,我们更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安全意识和防护体系。清凉与安全并非鱼与熊掌,通过科学管理和个人负责,完全能够实现二者的兼得。让亲水活动真正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而非悲剧的源头,这需要每个参与者的自觉与努力。

--> 2025-08-04 □张国锋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50295.html 1 要清凉,更要安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