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8月04日

因地制宜兴菌业 闲田生“金”富山村

——记八江镇八斗村党总支部书记吴海永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八斗村,秋收后的稻田往往闲置数月,造成季节性土地闲置和村民收入断档,是多年来困扰当地村民的难题。退伍军人吴海永担任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之后,聚焦冬闲田,着手推动产业调整,探索增收新路径。

军人打仗要选准战略,发展产业也要找准方向。在部队的经历让吴海永注重调研和精准决策。他敏锐地注意到冬闲田蕴藏的巨大潜力。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和市场前沿,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精准锁定柳州螺蛳粉产业对菌菇原料的稳定需求。

“柳州螺蛳粉火遍全国,市场这么大,我们守着冬闲田这个宝库,为何不能分一杯羹?”在产业讨论会上,吴海永信心十足地说。面对村民们将信将疑的目光,吴海永深知“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9月稻谷一归仓,他便立即行动,带领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探索实施“稻菌轮作”模式,选定毛木耳为主要品种,搭配种植黑木耳、赤松茸、竹荪等经济效益较好的菌类,组建多样化菌菇种植结构。

“以前一到冬天,田就空着,人也闲得发慌,只能眼巴巴盼着开春。现在不一样了,土地流转有租金,在基地干活有工钱,在‘家门口’就能挣双份收入,日子踏实多了。”村民杨树兰说,像她这样受益的村民越来越多。短短几年间,在吴海永推动下,八斗村成功打造食用菌种植基地4个,盘活闲置农田42亩,带动100余户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他还巧借冬闲田轮作油菜花,盛开的油菜花可吸引游客来观光,收获的菜籽榨油后又能增加收入,逐步形成“一田多收、四季增效”的可持续产业模式。

解决了种植问题,如何打开销路,让优质菌菇走进市场,成为吴海永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菌菇种出来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卖得出、卖得好,不然就白忙活了。”为此,吴海永迅速构建“双轨并进”的流通体系。他依托八江镇镇级集体经济平台——三江新胜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销联结机制。

吴海永积极拓展多元化销售渠道,积极对接县城商超,让本村菌菇摆上县城商超货架,并深耕社区团购,让鲜菌直达居民餐桌,还敏锐抓住电商风口,架起“云端高速”,让深山美味走向广阔市场。2024年,这片冬闲田产值超100万元,小菌菇成为该村解锁产业振兴的“金钥匙”。

本报通讯员

吴全红 覃方宇 李媛

--> 2025-08-04 ——记八江镇八斗村党总支部书记吴海永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50303.html 1 因地制宜兴菌业 闲田生“金”富山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