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宣称“零事故”,却发生了6人溺亡的悲剧,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被现实狠狠打了一次脸。7月23日上午,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该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不幸溺亡,另有1名老师受伤。此事以沉痛的代价警示我们: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安全事故轻则致人受伤,重则夺人生命。对安全,容不得有半点疏忽。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我们必须吸取该厂血的教训,把“安全责任课”真正上起来、上好来,牢牢拧紧安全责任链条,将各种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先要拧紧思想上的链条。事故往往是人祸,忽视安全、思想麻痹是大多数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该事故客观上是格栅板焊接不达标,日常维护缺失,未限流参观人数等所致;主观上是该厂员工思想松懈,心存侥幸,满足于往年“零事故”状况,没有高度重视安全。该厂虽在2月对格栅板进行过“局部更换”,却未对全部焊缝做无损检测,事发平台甚至缺失日常承载标识和人数限制。这种对安全细节的漠视,给事故发生埋下了巨大隐患。我们必须树牢“人人都是安全员”意识,让重视安全成为大家的思想自觉。
还要拧紧行动上的链条。安全责任,不可空谈和落实在嘴上,必须坚决把它牢记心里、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中。平时是否制定了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是否开展了安全演练?是否常态化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是否对员工和来访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这些“灵魂拷问”必须每天重复并落实到位,绝不能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为之,更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
生命不可重来,安全不容试错。每次事故的发生,都是以生命为代价敲响一记记警钟。强调安全,再多的“唠叨”也不为过,“安全第一”不能光写在纸上。落实安全责任,须杜绝“喊口号”,要做个“实干家”。
如今为决胜下半年,各企业正开足马力搞生产,也会有学生利用暑假到企业研学,安全形势严峻。安全责任链条的每一环都连着生命,绝不容有任何松动。各单位须以选矿厂事故为鉴,牢牢拧紧这根链条,唯有如此,才能杜绝悲剧重演,真正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