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寨沙镇的秀珍菇大面积丰收,市场走俏,这小小秀珍菇,正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伞”。
日前,在位于寨沙镇古木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里,笔者看到整齐的菌架上,一簇簇洁白饱满的秀珍菇如雨后春笋般破袋而出,鲜嫩欲滴,长势喜人。工人们穿梭于菌架之间,手持剪刀娴熟地采收着,“咔嚓、咔嚓”的声响此起彼伏。
基地负责人陈晶告诉笔者,工人采摘下来的新鲜秀珍菇,要先放进冷库降温约3个小时之后再打包销往柳州市区的大型批发市场。据统计,该基地每年种植的食用菌棒有30万棒,每个菌棒的产量在400克到450克之间,年产量120吨至135吨,年收入约100万元。
秀珍菇采摘期可从4月持续到8月。该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惠及周边群众,“我们来这里做4个多月工,每个月有4000元钱收入。”村民韦大姐说。
丰收的秀珍菇,承载着种植户的希望,也映照着寨沙镇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本报通讯员 王文双 廖晓康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