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市工人医院为三江侗族自治县身患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少女曹雅琳免费成功实施手术的消息牵动人心。“硬汉父亲”曹光兴将锦旗赠予医护人员的温暖一幕,是市工人医院践行“为民办实事”理念、落实乡村振兴重点人群健康精准管理的生动写照。
精准帮扶
为困境学子送去希望
在曹光兴、曹雅琳父女的情况感动万千网友的同时,也得到市工人医院的关注。作为农村低保户,曹雅琳一家是乡村振兴重点人群健康精准管理的关注对象。市工人医院是国家医疗卫生“组团式”帮扶单位、三江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重点人群健康精准管理定点救治单位,同时也是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单位。了解曹雅琳一家的情况后,市工人医院第一时间启动精准帮扶机制。
“不能让疾病挡住孩子追梦的路,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单位,要落实健康精准管理,助力乡村振兴。”医院党委书记黎荣山当即安排脊柱外科主任彭小忠、健康管理部主任宋星慧组成专家团队前往三江,实地评估曹雅琳的病情并将其接回医院进行系统性治疗。
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同努力,耗时6小时,为曹雅琳完成了难度极高的“T9-L5 脊柱侧弯矫形术”。曹雅琳术后恢复良好并于8月9日顺利出院。她曾经弯曲的脊梁终于挺直,无需佩戴支具就能逐步恢复坐立功能。
费用全免
让健康守护“不断档”
“手术取得成功,但孩子后续还要长期用药。孩子马上就要上学了,家里负担重,我们决定全额免除她术前、术中、术后的所有在院治疗费用。”这是曹雅琳出院前,黎荣山特地到病房探望时说的话。这番话让曹光兴父女俩热泪盈眶。黎荣山介绍,这一决定既是医院“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更是落实国家“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部署的体现,“要通过精准帮扶,从根本上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考虑到曹雅琳的长期康复需求,医院还联动紧密型医联体单位——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共同为她制定后续康复计划,确保健康管理“全链条”闭环,让健康守护“不断档”。
“好政策给了我们底气,孩子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曹光兴说,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曹雅琳就将前往河池学院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就读。家里还有上初中的儿子和两位古稀老人要照顾,他会留在三江努力工作、照料家庭,妻子则会陪着女儿上大学。
市工人医院的善举如同在黑夜中点亮了一盏烛火,吸引了更多温暖汇聚。创业者“尚净”表示愿意主动向曹光兴父女提供资金帮助,还有许多经历过生活磨难的网友和曹雅琳分享自己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在提供精神鼓舞的同时提供经济资助。
“医”心不改
守护乡村健康底色
善意汇聚的背后,是我市“医”心不改对乡村健康底色的坚守。
2024年6月,我市启动乡村振兴重点人群健康精准管理专项行动,统筹医联体、医共体资源,对乡村振兴服务对象中罹患30种大病的困难群众实行“分病种包干、分片区包干”,通过“村乡筛查核查、县级初诊管理、市级诊疗救治”四级联动模式,构建“全链条”健康管理闭环。曹雅琳顺利获得救治,正是这一机制高效运行的缩影。
从精准筛查到多学科救治,从费用减免到康复护航,市工人医院用实际行动诠释“为民办实事”的初心。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健康精准管理正为越来越多像曹雅琳这样的需要帮助的人群点亮希望,让他们在健康守护下勇敢逐梦人生。
近年来,市工人医院始终心系基层群众健康,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容。医院依托“三二一”紧密型医联体模式,将“百名博士下基层”活动与健康帮扶工作相结合。博士专家团队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科研经验,为基层群众带去更好的医疗服务。截至今年8月,医院已对1362名重点人群完成建档工作,先后派出24批次医疗团队,博士/专家180余人次,为符合救治条件的人群制定诊疗方案,实施救治工作,指导下级单位规范开展健康随访工作。群众足不出县区,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博士专家提供的同质化服务,就医获得感不断增强。
(宋美玲)
(图片由柳州市工人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