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通讯员黄诚)眼下,随着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各地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办理工作也迎来高峰期。8月11日,笔者走进融水苗族自治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中心,看到学生和家长们正有序办理手续,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穿梭其间,耐心为大家解答政策疑问、指导材料准备。
“国家助学贷款减轻了我的家庭经济负担,能够让我安心上学。”刚办完相关手续的韦梦婷高兴地说,她即将进入玉林师范学院学习和生活。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实施的“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惠民政策。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额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预科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万元,不低于1000元;全日制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5万元,不低于1000元。学生可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确定申贷额度。
为确保助学资金用在真正有需要的学子身上,今年贷款审核更为严格。融水苗族自治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陈昀介绍:“按照上级安排,今年5月已开展首次预申请,通过者可直接现场办理。未通过但家庭困难的,经现场访谈核实及入户核查符合政策的,仍可办理。”
据了解,融水苗族自治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工作从8月4日开始,至9月30日结束。截至8月10日,已有1500名学生成功办理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