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8月18日

岐黄传薪火 仁心济苍生

——记柳州市中医医院名中医张志杰

工作中的张志杰。 (图片由市中医医院提供)

中午12时52分,距离下班时间已过近1小时。在完成门诊最后一名患者的诊治后,张志杰摘下口罩,结束了上午的出诊工作——这个“延迟下班”的习惯,他已坚持多年。从医二十五载,张志杰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执着,躬身践行,在岐黄之路上书写“大医精诚”的生动注脚,以仁心仁术诠释着“患者至上”的医者初心。

大医精诚——

怀揣医者仁心深耕岐黄

张志杰出生于陕西一个偏远的小村庄。小时候,村里生活条件不好,人们生了病更习惯于求助村里资深的老中医——把脉、针灸、开药方,而不是去医院就诊……看着老中医宛若施展“魔术”,将患者的病痛化解于无形,张志杰心生敬佩。“那时我就觉得医生是个伟大的职业。”张志杰回忆道。正是这份经历,让他坚定了从医的信念。

1995年,张志杰顺利考入陕西中医药大学,开始系统研习中医理论。2000年毕业之际,恰逢柳州市中医医院到校招聘,他便带着对医学的执着与憧憬,跨越千里,来到柳州,成为医院消化内科的首批医师之一,这一干,就是25年。

精湛医术是根基,仁爱之心是灵魂。为满足更多患者的就医需求,他长期加班加点,主动将出诊时间提前至7:50,中午下班时间延后至12:50,日均诊治患者达60至80人次。

“病人的事就是医生的事,每个病人都是我的‘VIP’。”朴实的话语背后,是张志杰二十五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医者情怀。

传承创新——

巧融中西医结合诊疗之道

创新为要,传承为本。多年来,张志杰潜心钻研中医经典著作,积极将其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在前几届科主任和学术带头人的影响下,学科推行“体病一体化”学术思想,融合中医“治未病”理念,倡导“预测”“预防”“个体化治疗”的管理模式,力求消除病因,防止疾病复发。

作为中西医结合的践行者,张志杰既精通中医经典,又熟练掌握现代内镜技术。2009年,他率先在院内开展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内镜下治疗(EVL、EIS等)技术,挽救了诸多患者的生命,目前开展例数在我市位于前列。2012年,他又在医院引入ERCP及ESD技术,使该院成为我市最早开展此类技术的医院之一。2017年,他成功完成我市首例贲门失弛缓症经内镜食管下段括约肌切开术(POEM术),填补了我市在该领域的空白。

此外,他主导研发的“四白溃愈合剂”院内制剂,具有收敛止血、祛腐生肌作用,可促进消化道黏膜修复,广泛应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而“清肠汤”则优化了肠镜前肠道准备流程,减少患者的饮水负担,大大提升了就医感受。

“临床治疗上,中西医各有优势,应根据疾病特点选择治疗方案,怎么对病人有利就怎么来。我的原则很简单——让患者用最少的花费、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好的效果,这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张志杰坚定地说道。

引领传承——

构筑学科发展坚实基石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张志杰深谙此理。在人才培养上,他总是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年轻医生,用心用情传承医术医德。

“科室的发展‘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张志杰常挂在嘴边的话。他身体力行,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带领科室团队通过业务学习、病例讨论、学术交流、教学查房、手术手把手指导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科室综合理论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

多年来,他多次赴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鹿寨县等基层医院查房、授课、指导手术,为基层医院培养了一批专科骨干,并获广西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医院“优秀规培教师”、柳州市医学会“先进会员”等称号。

作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的科室主任,张志杰不仅是临床一线的守卫者,更是学科建设的领航者。他主导设立了胃肠病、肝胆胰病、消化内镜技术、消化介入技术、中医经典病房、人工肝血液净化6个亚专科方向,让学科年轻医生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重点,促进团队临床综合能力提升。科室也成为我市消化专业领域的行业标杆,多项技术跻身区域领先水平。

从儿时的憧憬到行业引领者,张志杰用25年的光阴,把“医者仁心”化作日复一日的坚守,用最朴实的守护与陪伴,点亮无数患者的生命之光。 (余琦)

--> 2025-08-18 ——记柳州市中医医院名中医张志杰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51246.html 1 岐黄传薪火 仁心济苍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