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08月20日

尊师重教30余载 桃李生生不息

——社湾村坚持用村集体经济收益给优秀学子发放激励资金的故事

开学在即,今年考入清华大学的夏汶会对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近日,她收到了一笔来自鱼峰区阳和街道社湾村的激励资金,让她倍感振奋。31年来,社湾村坚持用村集体经济收益给优秀学子发放激励资金。

一个村何以重教31年生生不息?

“坚持奖励优秀学子,我们想让村民们看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社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夏时稳道出了答案。

位于静兰大桥东的社湾村,目前总人口约3800人。1991年,村“两委”会议作出了在教师节给社湾小学老师发放慰问金的决定。“要让教书育人的老师们知道,村民们记着他们的好。”牵头设立激励资金的原村干部明谋回忆道。

不仅要尊师,还要重教,村“两委”认为还得鼓励村里的孩子们多读书。1995年,村里决定从村集体经济收益中划出专项资金,给考上中专、大学的孩子发1000元激励资金。“当年考上中专的学生就两个,1000元对当时村民家庭来说,是要种很多地才挣到的收入。”明谋说,这笔资金保证了学生们能顺利上学,学习成才的种子渐渐在村里萌芽。1998年,村里出现了首位大学生。“村‘两委’干部商量给予该学生5000元奖励。”明谋介绍,“2006年、2007年,村里还给社湾小学六年级考得语文、数学、英语3科前三名的学生发放了奖励。”

31年来,社湾村为近300名学子发放激励资金56万多元。此外,社湾村还积极改善教学环境,筹措资金修葺社湾小学教学楼。近年来,社湾村通过盘活三产用地、承租建设新能源综合站等,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奖励标准扩展为给考上柳州高级中学、柳州铁一中学,以及考上大学、研究生的学生发放500元至4000元不等的激励资金。

重教多年,村里共走出197名本科生、11名研究生。明谋看到这般场景,满脸笑意地说:“教育,不仅是让孩子走出农村,更是让他们有能力回馈家乡。”

村里发放的这笔激励资金就像一根纽带,让在外的学子始终牵挂着家乡。“2004年村里奖励我的3000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佘翠园回忆起村里曾给予的奖励,满是感激。当年家人生病耗尽积蓄,这笔激励资金让佘翠园得以缴纳大学学费。2019年,她得知村里急需年轻干部参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毅然放弃了当时的工作,通过招聘考试成为一名党务工作者。2020年,她被安排到社湾村村委会工作。

“返乡5年来在村委会工作,每年都参与筹备表扬奖励座谈会,听到越来越多的家长说村里重视读书,孩子考得好还有奖励,觉得更有盼头了,也更深刻领会了村里实施教育奖励政策的深远意义。”佘翠园说,这笔激励资金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让整个村庄形成了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希望这份承载着期望与力量的教育奖励,能够持续传递下去。“我的女儿也在村里读书,期待着3年后她也能加入优秀学子的行列。”佘翠园说。

这份反哺之情,在社湾村的学子中不断延续。广西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董仁玲,已经3次获得社湾村激励资金。她说,这份沉甸甸的支持与鼓励一直激励着她前行,希望毕业后能用所学的知识为家乡发展添一份力。

夏时稳表示,社湾村将持续完善表彰和激励政策,助力更多学子成长成才,让乡亲尊师重教、后辈勤学上进的良好传统代代相传,成为社湾村文化建设的硬实力。同时,吸引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一代参与家乡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全媒体记者 李汶璟

--> 2025-08-20 ——社湾村坚持用村集体经济收益给优秀学子发放激励资金的故事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51372.html 1 尊师重教30余载 桃李生生不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