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来,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热烈氛围中,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备受关注。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唯一海陆相连的省份,柳州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汽车、机械等工业产品备受青睐,与东盟的产业合作日益密切。近日,记者从柳州海关获悉,今年1月至8月,我市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值63.7亿元,同比增长62.2%;其中出口61.8亿元,同比增长66.5%。
其中,我市对越南进出口增长最快,达31.9亿元,同比增长104.7%。从日常使用的新能源乘用车、各类家电,到物流领域的大卡车,乃至基建项目中的工程机械和搅拌车……“柳字号”已经深入越南市场的方方面面。柳州与越南的产业合作也不断加深,聚焦当地汽车产业快速崛起,柳州在输出汽车动力电池、底盘、座椅、轮毂等零部件的同时,还积极输出技术、人才等,助力当地汽车产业发展壮大。
在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商品中,汽车、汽车零部件、锂电池成绩亮眼。1月至8月,我市对东盟国家出口汽车15.8亿元,同比增长26.0%;出口汽车零部件5.1亿元,同比增长205.2%;出口锂电池5.6亿元,同比增长15.1%。
在印度尼西亚,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工厂的汽车总装线上,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相继下线。这些新能源汽车不仅供应当地市场、助力五菱在印尼新能源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第一,还广泛销往泰国等右舵市场。
作为中国外贸“新三样”之一的锂电池,近两年出口成绩一直都很亮眼。
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的电芯产品及动力电池系统热销印尼、越南等东盟国家;柳州鹏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锂电池则主要面向东盟国家的两轮车换电场景和风电领域储能需求。柳州鹏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大华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产品安全性能稳定、性价比高,因此在东盟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了不少机会。
当前,广西正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柳州也在加快打造广西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及产业集群创新基地。柳州智拓、柳州三松等工业机器人企业加紧开发新产品,拓展东盟等海外市场,并与东盟国家高校开展合作,推动工业机器人出口。长三角等地区的人工智能企业和创新团队看好柳州辐射东盟的智造优势,纷纷来柳寻求合作、投资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