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革命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智能家电及智能终端产业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为加速该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能级跃升,柳江区智能家电及智能终端产业工作专班聚焦核心环节,着力攻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积极构建产业集群拓展市场,持续协同优化上下游生态资源,全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为柳江区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专班精准发力
智能产业跃升
走进柳州市志格空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流水线贯通全程,传送带平稳地运送零部件,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设备,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当前,企业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满足海外订单需求,一批批“柳江造”智能家电即将启程,扬帆驶向国际市场。
“这批产品销往尼日利亚、俄罗斯等地,今年订单量同比增长60%,车间实行轮班生产,确保按时保质交付,不负客户信赖。”该企业生产制造总监郑晓俊介绍。今年1月至8月,该企业产值达4.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32.63%,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企业高效运转不仅激活自身发展潜力,还带动广西海盟压缩机有限公司、广西庆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柳州西德电器科技有限公司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一企带动、多企共赢”的良好产业生态。
这一良好态势离不开柳江区智能家电及智能终端产业工作专班的“全流程护航”。该专班自成立以来,以“七个一批”项目建设为核心抓手,重点聚焦智能空调、智能家居核心零部件、家电智能制造装备等关键领域,精准破解产业发展痛点。截至今年8月,专班重点推进项目16个,总投资达58.27亿元。
优化服务生态
厚植发展“沃土”
“从政策解读到材料指导,专班‘滴灌式’服务让我们转型更有底气。”柳州泰姆预应力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强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
目前,该企业正推进70亩用地扩建项目,同步建设生产车间、研发综合楼及配套设施,全力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加速从传统制造向智能产品研发制造转型。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610台套桥梁智能施工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72亿元。针对企业转型需求,柳江区智能家电及智能终端产业工作专班第一时间上门对接,帮助企业理解政策、用足资源,全程指导项目建议书撰写,以耐心细致的服务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为实现精准高效服务,专班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办公室成员职责,摸清产业发展底数,创新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实现项目服务“全覆盖、无死角”。截至8月,专班服务上规入统企业23家,1月至8月总产值24.84亿元,同比增长30.05%;其中,智能家电上规企业12家,同期产值6.3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3.7%,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盘活资源聚力
筑巢引凤共赢
“要让优质企业愿意来、留得住,首先得把‘巢’筑好。”柳江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舒立表示,为盘活产业资源、吸引优质项目,智能家电及智能终端产业工作专班践行“筑巢引凤”理念,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打造功能完备、环境优良的产业发展载体。同时,加强现有资源整合,优化土地、厂房等要素配置,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在专班的精准施策与高效服务下,柳江区成功获得志高品牌授权,新增洗衣机、冰箱两条生产线,同步布局代工生产与销售业务,并投入3套新模具,力争在洗衣机销售旺季投产,预计生产目标60万台,产值约2亿元,加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此次引进生产线不仅依托志高的品牌影响力与产业链资源,提升本地企业发展能级,更进一步补链强链延链,完善智能家电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有效提升柳江区智能家电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下一步,柳江区智能家电及智能终端产业工作专班将系统梳理产业链图谱,依托本地家电龙头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引进上下游关联企业;同步推进强链补链招商,聚焦小家电领域,以驻点招商小分队为触角,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引进家电零部件配套企业,并支持整机企业带动核心配套企业落户柳江区。同时,持续跟进在谈智能家电项目,加快构建“链主带动、配套跟进、集群发展”产业生态梯队,助力柳江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通讯员 韦新娜 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