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第56个世界标准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的世界标准日主题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聚焦可持续发展目标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我国确定的世界标准日主题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增强伙伴关系,共促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充分发挥市标准化协调推进机制作用,坚持标准领航的质量思维,持续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积极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在扩大内需、产业稳链、国际竞争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打造“标准引领、质量支撑、产业跃升”的“柳州模式”,服务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突破关键技术标准
夯实工业核心竞争力
标准是质量提升的“加速器”,引领产业优化升级。
先进制造标准是推动和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标准引领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升级”为核心,围绕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3+3+X”重点产业,积极实施标准提升行动,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标准激励政策措施,引导企业主导或参与重要技术标准研制,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强高质量标准供给,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柳工、上汽通用五菱参与制定的9项国家标准入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标准稳链项目,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关键核心标准,有力推动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由上汽通用五菱联合主导、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及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的《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等多项节能国家标准定义绿色出行新规则,为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提供核心技术依据,促进汽车节能技术进步。
截至今年9月底,柳州企业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454项、行业标准183项、地方标准230项、团体标准418项,全市共有29项企业标准“领跑”全国及全区,今年新增的4项“领跑”全国的企业标准来自上汽通用五菱、赛克瑞浦、柳州银行。目前,全市形成了“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的创新生态,以先进标准引领质量提升,助力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构建高质量标准体系
打造特色产业新优势
标准是行业发展的“强引擎”,助力品牌价值持续向上。
我市坚持“全产业链标准覆盖+关键环节标准突破”,创新构建并高位推进柳州螺蛳粉、融安金桔、融安香杉、融水灵芝、柳江莲藕、三都香葱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柳州螺蛳粉”“融安金桔”地理标志品牌价值分别位列全国第19、第53位。
持续完善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我市牵头修订的行业标准《米粉(米线)》(QB/T 2652-2025)获批发布,为全国米粉行业规范化发展贡献“柳州智慧”。制定团体标准《柳州冰鲜螺蛳粉》,促使柳州螺蛳粉相关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保证柳州螺蛳粉质量安全及其独特品质,提升“柳州味道”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柳州螺蛳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共6个子体系572项标准,其中新制定发布标准92项。
融安县全面完成融安金桔、融安香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以标准化提升产品价值链,推动产品附加值提升20%以上,融安金桔全产业链总产值近100亿元,融安香杉全产业链年产值达157.2亿元,融安金桔连续3年入围地理标志品牌价值百强榜。
柳江区构建柳江莲藕、三都香葱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制定发布《柳江荷叶茶》《柳江九品香水莲花(干制品)》团体标准;融水苗族自治县制定发布《地理标志产品融水灵芝茶》等系列团体标准,推动县域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发展。
推进国际标准化合作
服务“双循环”发展格局
标准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提升企业出海软实力。
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联动”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机制,引导企业院校加强与RCEP成员国在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标准法规交流合作。目前,我市有国际标准化注册专家18名,有效提高国际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广西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贡献柳州力量。
上汽通用五菱与中汽中心在印尼联合发起成立的“中国东盟汽车标准法规研究中心”,成为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汽车标准法规常态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完成中国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标准GB/T 20234.3印尼国家标准(SNI)认证,取得在印尼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国标直流充电桩的合法资质,为中国标准进入印尼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协办2025年面向东盟的标准化合作论坛汽车标准化分论坛,完成中国—东盟第二轮电动汽车标准清单互换;联合发布“中国—东盟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并正式启动《东盟地区电动汽车标准体系研究》和《中国—东盟自愿性技术规范项目:电动汽车术语》联合研究项目,推动中国与东盟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深入合作。广西汽车研究院与老挝共建“中老新能源联合创新中心”,协助老挝制定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及进出口管理标准,推动标准采信互认,提高新能源汽车进出口的贸易效率。
柳工开展海外工程装备标准法规研究合作,参与制定国际标准5项。欧维姆成立全球预应力研究院,组建院士专家团队研究国际标准法规,打造全球市场和技术应用平台;牵头修订国际标准ISO14655《预应力混凝土用环氧涂层钢绞线》,标志着我国参与预应力钢产品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新突破。
柳州职业院校携手本地企业在东盟、中东等地开展职业教育合作,培育建成中国—沙特东风产教融合基地等16个国际化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产业学院),将企业的核心标准和职业院校主导开发的职业教育标准纳入国际或有关国家职业教育标准和教学内容体系,已获得政府、行业、企业、国际组织等多方认定的职教标准共76项。
以标准化优化政务服务
激发便民利企高效能
标准是社会运行的“压舱石”,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我市将标准化理念深度融入政府治理,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迈向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有效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助力民生改善。
在绿色储粮方面,柳州黄村粮食储备库完成全国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研制“粮食低温储藏智能温控一体化系统”,发布相关企业标准,提升了粮食仓储现代化水平。在全国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总结交流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益经验。
在农贸市场管理上,我市在全国率先构建标准体系,推进“十个一”建设,加强农贸市场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管理。创新实施信用积分管理制度;推动肉类全链条溯源与数字化转型,实现“亮码经营”。今年6月,小鹅山农贸市场代表广西接受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检查并获得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在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上,市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市工人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分别制定相关团体标准,以标准化管理促进医疗机构提质增效。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入选全国首批“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建设规范”团体标准应用试点单位。
此外,我市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组建服务团深入企业帮扶,推进柳州工学院标准化学院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举办国际标准化培训班,精准对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标准化人才需求,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今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战略目标,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在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继续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韦怡 韦春岸 李书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