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在鱼峰区大桥园艺场的一家田园农庄里,10余名游客围炉煮茶,赏庭院景致,品农家风味,欢笑声不绝于耳。放眼望去,农庄满目青翠。游客或体验钓虾捕鱼,或与家人一同搭起炉灶,享受露营乐趣。“在后院喝咖啡,眼前是稻田,很舒服。”一名游客说,他很喜欢这样的休闲方式。
这番惬意景象源于2022年柳州市对农村“六闲”资源的整体部署。在鱼峰区,细化后的政策开始落地,鼓励村民盘活闲置房屋与院落。“当时周边采摘园、垂钓园很多,但游客想吃个饭却不容易。”该农庄负责人韦家坤说,在政策的引导下,拥有多年蔬菜种植经验的他开始改造闲置院落。
“我在市区看到过带院子餐厅的设计,很受启发。”韦家坤说,他将自家庭院进行了改造:院墙边划出“微菜园”,种植时令果蔬;庭院中央搭起木质廊架,摆上青石炭炉;院门口设置停车场,方便自驾游客;同时还开挖了鱼塘、规划生态鸡舍,既能供游客垂钓体验,又能提供新鲜禽肉。经过精心改造,一个兼具自然野趣与生活格调的园林式农庄就此诞生。
今年年初,“鱼峰区白莲街道—柳江新城”连接公路完成升级改造,从柳州市区到农庄的车程缩短了20分钟。这一交通利好,为农庄带来了更多客流。“现在不光家庭游客多,企业也常来团建,最多的一天接待了200多人。”韦家坤笑着说。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目前,我市已培育庭院经济项目超500个,形成鱼峰区农文旅融合、柳南区柳州螺蛳粉原料种植、柳城县水果采摘等多业态格局。越来越多的方寸庭院焕发生机,成为市民感受、体验与融入乡村生活的新窗口。
全媒体记者 黎双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