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10月14日

政府牵线搭桥 打破创新壁垒

——关注我市服务商为“人工智能+制造”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动能

目前,“人工智能+制造”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为工业转型注入一股澎湃新动力。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在融入产品和制造流程的过程中,除了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往往还需要与更加专业的服务商进行合作。尤其是缺乏相应技术人才和资源的中小制造业企业,选择好的服务商,对其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近年来,从自治区到我市,一直在建设“人工智能+制造”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政府牵线搭桥,汇聚前沿技术资源,更好地服务制造业企业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化转型。近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广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和“广西‘人工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名单,广西龙行未来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柳州赛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西智拓科技有限公司、柳州科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柳州市安和智能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上榜。

广西智拓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柳工的子公司,在柳工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将经验和案例进行复制推广,服务更多中小制造业企业。“我们研发的光伏板自动安装机器人,能代替人工进行安装,效率提升4倍;正在进行测试的快速编程焊接机器人,融合了视觉和力的感知技术,能自主决策,扫描图纸后,能自主判断点位进行焊接,无需人工设置……”该企业总经理李江崟介绍,如今,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及集成业务不仅服务本地制造业企业,还走向了全国,并扬帆出海进入印度等海外市场。

李江崟表示,得益于柳工的平台,广西智拓积累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案例和经验,同时,自身的制造能力优势明显,这使得在行业竞争中信心更足。未来,企业还要更加关注软件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加速提升创新研发“软实力”,将在产品创新研发方面,聚焦机器视觉、空间感知、应用场景识别、互联协同等方向进一步突破。

当前,我市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建设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推动汽车、钢铁、工程机械等行业435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运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市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至7月,我市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77.4%、62.3%、15.3%。

与此同时,我市正协同打造“上海研发+柳州制造+东盟应用”的发展路径,联合长三角地区的人工智能头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以场景驱动和产业引导基金为抓手,打造面向东盟的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集群。不少企业和创新团队表示,柳州有旺盛的“智改数转网联”需求,更有面向东盟的广阔市场,希望到柳州寻求合作。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制造”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还将不断成长壮大。

全媒体记者 荣瑶

--> 2025-10-14 ——关注我市服务商为“人工智能+制造”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动能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54302.html 1 政府牵线搭桥 打破创新壁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