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10月20日

沿江街道凭啥成业委会“孵化先锋”?

77%自治覆盖率背后是心系百姓迎难而上的坚持

“我们业委会成立用了 11 年!”15日,站在文源华都小区即将更换的崭新电梯旁,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陈军的一句话,道尽了业主自治之路的艰辛,却藏着城中区沿江街道破解“业委会成立难”的密码。

作为城中区业委会成立完成率最高的街道,沿江街道已指导成立小区业委会 32个、物管会 29个,社区居民参与小区自治覆盖率达 77%,用“难而正确”的坚持,为更多小区铺就了自治之路。

15日,走进文源华都小区,楼道旁整齐摆放的新电梯设备格外亮眼(见上图)——这是小区业委会成立后,联合物业积极奔走争取到的电梯补贴成果,也是业主“当家”的首个直观收获。但鲜少有人知道,这份成果的背后,是陈军和业主们长达 11年的坚持。

“2013年从上海回来后,我就想把当地业委会的经验搬回柳州。”陈军回忆,上海成熟的小区自治模式让他看到了改善居住环境的希望,可筹备之路却远比想象中坎坷:业主意见难统一、流程不熟悉、沟通协调受阻……一次次碰壁,却没让他和筹备组成员打退堂鼓,“为居民好的事,再难也要扛下去”。

终于,在沿江街道和文源社区的帮扶下,文源华都业委会于2024年成功落地。此后,小区通过业主共同决策优化了绿化、完善了设施,邻里矛盾也少了、社区氛围暖了。如今,这个“熬出来”的业委会,成为其他地方参观学习的先进典型,用实际行动证明:业主自治,再难也值得。

“这样的成绩,是街道和社区每一位工作人员‘拼’出来的!”沿江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德霖的语气里满是坚定。在他看来,业委会成立难,难在“信息差”“流程卡”“信心弱”,而街道和社区的职责就是主动上前“破卡点、搭桥梁”。

只要小区提出成立业委会的需求,沿江街道就立刻组建“一对一服务小组”:梳理政策细则、摸排小区情况,帮业主厘清“第一步该做啥、材料要咋交”;筹备阶段,工作人员周末加班帮着宣传推广、组织投票、统计唱票,生怕哪个环节出纰漏;即便业委会成立后,街道也不“撒手”,持续“陪跑”监督,确保业主权益落到实处。

“不是简单‘指导’,而是全程‘托底’。”张德霖说,“为居民的美好生活做难而正确的事情,这才是我们服务的终极目标。”

如今,在沿江街道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小区走上了自治之路。这不仅是街道服务的见证,更给了小区业主信心: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难的自治路,也能走通走顺。

全媒体记者 帅君 报道摄影

--> 2025-10-20 77%自治覆盖率背后是心系百姓迎难而上的坚持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54740.html 1 沿江街道凭啥成业委会“孵化先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