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村里变化这么大,多亏了滚支书!”谈起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寨塘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滚光德,村民杨秀元连连称赞。10多年来,这个高山苗族村落从道路泥泞、产业薄弱,蜕变成路宽灯亮、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滚光德的坚守与实干。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滚光德1993年退役还乡后便投身家乡建设,2004年进入村“两委”工作。他作风扎实、敢闯敢拼,于2014年当选为寨塘村党总支部书记。
党建引领 筑牢“主心骨”
滚光德深知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他扎实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结合党员积分管理推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透明,有效激发党员参与治理的热情。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赴先进村学习、邀请后盾单位授课,党员队伍素质持续提升。
他创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驻村工作队”的“3+1”发展模式,领办合作社7个,广泛吸纳村民入社。设立党员责任区,推动党员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中走在前、作表率,形成“支部领党员、党员带群众”的良好局面。
聚焦产业 激活“新动能”
滚光德带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深入调研,立足本地资源,持续做强茶叶、油茶、优质稻等传统产业。目前,全村发展茶叶1400亩、油茶1600亩、优质稻590亩。
他还因地制宜,带领群众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并利用冬闲田推广种植小土豆,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小土豆产业年产量已达10余万斤,真正让“冬闲田”变成“增收田”。通过举办土豆节、线上推广等方式,寨塘小土豆已成为村里的新名片和群众的“幸福豆”。
民生为本 建设“新农村”
任职以来,滚光德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动实施文化长廊、同心广场、老年活动中心、产业路硬化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大幅改善村容村貌和群众生活条件。
他牵头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环保责任,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和人居环境整治。曾经荒置的脏水塘变得清澈见底,房前屋后整洁有序,巷道干净畅通。寨塘村已成为良口乡环境整治的亮眼名片。
“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就是用‘脚板’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难题。”滚光德说。十余年扎根乡土,他以党员初心和军人担当,成为群众信赖的“领头雁”与“贴心人”。下一步,他将带领乡亲们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共同绘就更加美好的新画卷。
本报通讯员 莫江泉 李媛 杨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