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10月30日

激活监督“前哨” 畅通监管“末梢”

——记融水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推动解决民生难事

秋日时节,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怀宝镇洋洞村,村民走过平整、宽阔的桥面,或脱粒、运谷,或摘果、卖果,忙碌的抢收、抢运图景,构成一幅优美而动人的秋日画卷。

“有了这座桥,我们再也不用蹚水过河了,劳作方便多了。”洋洞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古尚威高兴地说。

多年以来,因受河流的影响,阻断了洋洞村村民通往数百亩山地、稻田劳作的道路。只能蹚水过河的问题,成了村民们的烦心事、揪心事。

群众事是大事、是要事。“如果碰上突发的山洪,正在过河的群众被冲走,怎么办?”古尚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古尚威立即与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组成调研组,通过现场测量、征求意见、收集问题等形式,形成建桥建议书,报村“两委”。经“四议两公开”后,再报镇、县相关部门,请求及时解决。在洋洞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跟踪推动下,2023年8月,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投入20余万元资金,建成了一座跨度24米、宽4米的洋洞村便民桥,结束了村民长期以来无桥过河劳作的历史,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

这是该县激活村级监督“前哨”,畅通监管“最后一公里”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以村务监督委员会为抓手,聚焦“三资”管理、惠民资金发放、干部作风建设及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等,通过列席会议、问询质询、民主评议等方式,化身为“探照灯”,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动解决民生难事,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村财镇管、监督先行。“不经过村务监督委员会签字,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就不能支出。”在洋洞村“油茶基地生产路塌方清理、路面修复劳务费”支出附件,古尚威在“村务监督委员会意见”栏签下“同意支付”后,相关的审批签字才能一步步走下去。怀宝镇创新“四签字”机制:村务监督委员会不签字,村理事会、乡镇分管领导、乡镇主要领导就不能签字,账就报不了。通过层层监督让资金的使用在“阳光”下运行。

监督为主、培训先行。该县纪委监委会同县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通过专题培训、以会代训、跟班实训等方式,加强和规范村务监督工作,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破解“不知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不抓监督、不愿监督”的难题,打造一支懂政策、善监督、敢担当的农村基层监督骨干队伍。

该县以培训为契机,依托乡村振兴大数据监督平台、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及“火塘议廉”“和议共睦”“融树课堂”等议事平台,从政策落实到资金发放,从决策过程到执行结果,引导村务监督委员会通过“线上+线下”的监督方式,加强党务、村务、财务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报账行为,及时提醒制止,并及时督促村党支部、村委会通过村务公示公开栏、召开群众代表大会等途径,定期向群众公开,让监督触角直抵末梢,达到事事公开、件件可查,推动党务、村务、财务“全透明”,监督“零距离”。

今年以来,该县培训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215场次,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推动解决问题200多件。

本报通讯员 龙林智

--> 2025-10-30 ——记融水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推动解决民生难事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55370.html 1 激活监督“前哨” 畅通监管“末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