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柳州市委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03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5年10月31日

让“银发群体”绽放更多光彩

——记我市绘就更有温度的“老年友好之城”图景

银龄志愿团精彩表演、智能健康监测的贴心服务、数智展区里的睡眠监测设备、AR运动器材、居家服务机器人……10月28日,2025年柳州市“敬老月”主题宣传暨“数智赋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鱼峰公园启动。这里的每一项产品、每一项服务,都精准契合了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勾勒出我市养老服务的新模样。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养老服务作为民生“头等大事”,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养老服务,全力推动从“传统养老”向“数智康养”跨越。

去年10月28日,柳州“银龄行动”启动。一年以来,市老龄委、市民政局等部门合力组织引导老年群体发挥专业特长参与社会服务,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多元参与、精准服务、品牌示范”的老年志愿服务新路径。如今,全市已组建8支专业化银龄志愿团队,吸纳志愿者超1400人,一场场主题活动从城市延伸至乡村,让“银发力量”融入民生服务的方方面面。

“水温刚好合适,助浴非常细心,太感谢了!”近日,88岁的失能老人余女士在家中得到了专业助浴团队的上门服务,这份“家门口的温暖”,不仅为老人洗去疲惫,也是我市绘就“银龄行动”服务新图景的一个缩影。

在“多元参与”的框架下,银龄志愿力量并非零散发力,而是形成了覆盖重点领域、精准对接需求的服务矩阵。其中,卫生健康团队为农村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600余人次上门服务;文化娱乐团队定期赴养老机构慰问演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银龄志愿者用行动诠释着“老有所为”的内涵。

一年来,这支队伍不断壮大,且专业性持续深化。这些团队中,76%的成员拥有高级职称,“老专家领衔、多技能协同”的服务梯队,让专业服务更具深度。在柳州银龄医疗健康志愿者唐凤元看来,医护人员退休了依然可以发挥余热。

银龄志愿者的服务,不仅扎根于社区民生的“最小单元”,而且向更广范围延伸,致力于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今年3月,位于柳南区革新路的“雷锋街市”如期开市,平均年龄70岁的“银龄先锋”志愿者服务队延续免费配钥匙、修家电的传统,同时新增书法美术培训,用手艺帮助他人。

银龄力量不仅深耕民生服务,更在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中彰显担当。“广西三月三”活动中,老年文化娱乐团队通过芦笙演奏、山歌对唱助力文旅融合,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50万人次,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在基层治理领域,老年维权银龄志愿者,参与家庭、邻里矛盾调解等事务200余件。此外,银龄志愿者还走进鹿寨县黄腊村小学,用本地抗战故事、趣味科普实验丰富留守孩童的课余生活。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银龄行动”直接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这些数据的背后,是“银龄行动”长效机制的坚实支撑。为确保服务持续深入,我市民政部门建立了“需求—供给—反馈”闭环机制,精准匹配银龄志愿者资源,让服务既“对路”又“贴心”。

与此同时,柳州的养老服务硬件网络也在持续完善。目前,我市建成以“1521”康养基地为核心的四级服务网络,现有102家养老机构、63个街道(社区)为老服务中心、88个居家养老服务站,提供居家上门服务89.2万人次,配备康复辅具、智能化设备1.6万件,让“家门口的养老”触手可及。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随着我市“银龄行动”机制的持续完善,“银龄力量”从最初的“个体参与”升级为“群体赋能”,从“单一服务”拓展为“多元贡献”。如今,“银龄行动”队伍愈加壮大,他们的脚步遍布龙城,用专业、热忱与坚守,让“银龄行动”成为我市民生服务的重要品牌,更成为这座城市温暖与活力的生动注脚。

全媒体记者 宁静波 李汶璟

--> 2025-10-31 ——记我市绘就更有温度的“老年友好之城”图景 1 1 柳州日报 content_355450.html 1 让“银发群体”绽放更多光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