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10月28日,自治区科技厅公布2025年广西创新联合体名单,柳州有2家机构入选,分别是由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联合7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单位共建的“广西新能源汽车高端铝合金构件创新联合体”;由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牵头组建、联合11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单位共建的“广西车船用锂离子电池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
目前柳州累计建成自治区创新联合体5家,意味着我市在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引导创新联合体提质增效方面迈出新步伐。
参与“广西新能源汽车高端铝合金构件创新联合体”建设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技术官刘昌业介绍,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协同供应链和科研院校在来宾市建设“广西泛铝先进制造基地”,项目投资12亿元,通过聚焦高性能材料、短流程成形工艺、智能化生产线三大方向,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打通研发端到应用链条端路径,实现成果转化,助推产业赋能构建高端集群。预计项目投产后将形成10万吨级产业集群,推动广西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与价值跃升。
组建“广西车船用锂离子电池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聚焦车船用电池智能制造的“材料—工艺—装备—系统”全链条中试验证,也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
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秦猛表示,柳州国轩拥有25GWh智能制造生产线和中试基地,具备产业化承接能力。通过整合各方优势资源,联合体可快速构建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中试平台,实现从实验室到智能工厂的无缝衔接。目前,联合体将开发一款高能量磷酸铁锂电池,适配车用与船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