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个名字你听说过吗?如果没有,那你应该在我市一些地方见过他们的身影,如健身房、广场、球场等地。在那里,他们化身教练员、指导老师、志愿者等角色,指导市民用正确方式锻炼身体。近日,记者走进他们中间,看他们如何向市民授业解惑,推广体育项目。
在我市一家滑板俱乐部,负责人莫扬波正在指导小学员练习滑板。今年34岁的莫扬波是一名滑板教练,2020年获得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莫扬波表示,表面上看,社会体育指导员和教练员的工作差不多,但实际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更侧重对体育项目开展公益培训与推广。
在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后,莫扬波和有关单位合作,举办了多场滑板公益培训活动,并把滑板项目带进了校园。“看着参与的大朋友、小朋友能在滑板上挑战自己,这是我最开心的事。”莫扬波说。
“我是今年10月份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关考核的,预计今年12月就能正式获得这个称号,所以现在我也算是一名‘准社会体育指导员’。”今年62岁的玉龙威是一名乒乓球爱好者。他年轻时就爱教别人打球,现在将能持证上岗,得偿所愿的玉龙威很高兴。
在我市李宁体育馆副馆——乒乓球馆举行的一次公益培训中,玉龙威从乒乓球的发球到接球动作,手把手地教参加培训的孩子。玉龙威告诉记者,在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之前他就经常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以志愿者的身份教市民练习乒乓球。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证,意味着自己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各项公益培训和活动。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和玉龙威一样的“准社会体育指导员”还有数名,他们都在为市民提供公益的运动指导。市民张晓带着孩子前来参加活动。她表示,社会体育指导员能为他们提供通俗易懂的讲解,给了自己和孩子很好的练球体验。
据了解,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职责涵盖全民健身宣传、科学指导、活动组织及健康管理等领域,需通过相关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记者从市体育局了解到,目前,我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为9000多人,涵盖48个运动项目,包括了足球、游泳等传统项目和击剑、轮滑等新兴项目。此外,我市的社会体育指导站数量已达176个,位居广西设区市前列。
全媒体记者 覃科 报道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