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的柳江大地,企业车间里机器轰鸣赶订单,研学基地内团队络绎不绝,项目工地建设正酣……处处涌动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柳江区服务业发展专班(以下简称“专班”)聚焦营利性服务业重点领域精准施策,以硬核举措扩大产业规模,精准服务激活市场主体活力,重点项目补齐民生服务短板,三大板块协同发力,推动服务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稳定器”。
锚定提质增效
夯实发展根基
近日,笔者走进柳州市宝昆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件件成衣从生产线下线,即将发往广东、江西、内蒙古、云南、贵州等地。“现在正值销售旺季,工作排得满满当当。今年,公司销售额预计可达300万元,年底有望顺利上规入统。”该公司负责人林福全介绍道。
该企业入驻之初,专班迅速开启“保姆式”服务模式,手把手指导企业梳理上规入统申报流程,逐环节破解申报中的堵点难点。得知企业面临招工压力,专班第一时间对接人社部门,搭建线上线下供需对接桥梁,高效匹配劳动力资源,及时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专班全程无忧的服务保障,让企业得以心无旁骛抓生产、拓市场。
上规入统既是衡量企业发展质量的“硬指标”,更是撬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引擎”。专班以此为导向,深化“储备—培育—达标”全链条培育机制,建立潜力企业台账,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培育,推动企业实现“培育即上规”良性循环。今年1至9月,柳江区三产增加值完成95.86亿元,增速5.3%,柳州市志格进出口有限公司、柳州融盛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企业成功上规入统,推动娱乐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实现规上“破零”,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深化文旅融合
绘就崭新篇章
“有专班全程护航,我们对11月的资质评审信心十足。”广西军创园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覃彦皓笑容满面地说。此前,该企业因缺乏正式资质,研学业务拓展缓慢,而这一问题在专班介入后迎刃而解。
今年5月,专班在走访中发现该企业的发展潜力,将其列为重点培育对象,主动牵线柳江区教育局、柳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指导企业申报柳江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与此同时,专班工作人员化身“贴身顾问”,深度参与企业申报全流程,指导企业逐页梳理核心要素、逐项完善佐证材料,反复核对评审指标,确保每个环节无疏漏、全达标,助力企业高效推进申报工作。
如今,该企业的研学基地已初具规模,沉浸式军事文化体验、高标准实践配套设施、专业化服务保障,吸引周边多地中小学组团前来。学生们在军事技能实训、国防知识科普、红色文化传承中收获成长,基地也凭借优质体验赢得一致好评。自今年2月开业至今,该企业营业额近350万元,累计接待团队260批次、服务游客超3万人次,为近100所中小学校提供红色研学教育服务。
推进项目攻坚
增进民生福祉
日前,柳江区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有条不紊。该项目作为2025年柳江区级重大项目,总投资2.1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030万元,建成后将一站式满足医疗、养老、康复、护理等多元化需求,有效缓解当地医疗卫生和养老资源紧张问题。
“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早日建成、早日惠及群众。”专班工作人员韦香雪语气坚定。自项目启动以来,专班秉持“项目为王”理念,全程跟踪建设进展,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难题。项目初期,专班迅速行动,主动对接柳州市城区道路养护中心与电力部门,多次组织现场踏勘、反复研讨论证,最终顺利通过交通评审及签订高压电杆迁改协议,为项目推进扫清障碍。专班还对项目绿化方案、施工图、单体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核,既确保符合行业规范标准,又精准对接老年人就医养老实际需求,让项目设计更具温度与实用性。
此外,专班推进的开工、建设类项目共计4个,总投资4.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4亿元,完成率达96.6%。一个个民生项目稳步推进,不仅为柳江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从企业车间到研学基地,从建设工地到民生一线,专班以实干担当架起“连心桥”,用精准服务破解发展“关键题”。下一步,专班将持续聚焦企业需求、业态创新、民生改善,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为柳江区高质量发展绘就更绚丽的图景。
本报通讯员
韦新娜 报道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