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气象部门预报,连日来我市无降雨且北风风力较大,天气干燥,大部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三到四级的较高~高火险等级。秋冬季森林防火关键期如何让城市“绿肺”“不上火”?11月13日,记者走进市莲花山保护中心,向“绿肺”守护者寻找答案。
重点区域加强日常巡查
“未来多日无明显降雨,且农事用火需求增强,要对村屯和山林聚集地加强日常巡查。”当天上午10时许,市莲花山保护中心安全防火管理科办公室内,中心半专业森林消防队通信员梁智正与同事们为近期防火巡查工作“划重点”。
梁智介绍,中心将莲花山保护范围划分为莲花大道以北、莲花大道以南和古亭山片区三个巡查片区,派出3组、6个班次的人员开展日常巡查,重点巡查牛车坪、牛姆坪、上泥步屯和下泥步屯等村屯。巡查人员会根据区域地形选择交通工具:驾驶爬坡能力强的皮卡车进行大范围巡查,骑机动性强的摩托车穿行山林小路;车辆难抵达区域,则用无人机辅助巡查。近期天气晴好,前往保护区核心区域徒步、露营的市民游客增多,野外吸烟、用火等不文明现象有所增加,巡查人员均及时劝阻并消除火灾隐患。
我市首部地方实体性法规《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莲花山保护范围内禁止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和野外用火,莲花山保护管理机构可责令违反条例者改正,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新增森林防火设备提升应急能力
今年以来,市莲花山保护中心还在保护范围内增设了消防用水设施,提升森林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响应速度。
梁智说,今年夏天,中心对保护区范围内原有的3个消防蓄水池进行改造升级,还在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古亭山森林公园核心林地各增设了两处森林消防水箱(每处容量10吨);在古亭山森林公园内,中心还根据原有输水管道分布,新设置了5个消防栓。这些举措都补齐了森林消防“远水难救近火”的短板。
在古亭山背和水冲屯青年林附近,两根智能语音杆也已上线“站岗”。智能语音杆有摄像头和自动感应设施,捕捉到附近有人员移动时,会自动播报森林消防安全提示广播,成为人工巡查的有力补充。
耐火树种成为未来的防护屏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植树节期间,市莲花山保护中心在开展公益植树活动时特地选种了耐火树种。这些树苗成林后,将成为天然的隔离带,起到阻断森林火灾蔓延的作用。
市莲花山保护中心生态保护修复科科长姚敦团介绍,今年社会各界在莲花山保护范围内种下2200余株树苗,其中包括种植在古亭山山脊处的火力楠、木荷等耐火树种。这类树木树体含水量高、油脂含量低,同时具备木质坚硬、叶片浓密、不易燃烧的特点。这些树苗成林后,能起到拦截飞火、切断火源、阻隔林火蔓延的作用,让“绿肺”安全更有保障。
全媒体记者 宋美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