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 十五中18(16)班 黄馨亿
每年暑假的小记者经验交流会就像一场小记者“取经”盛宴,令我们期待;更是一堂好课,我已连续多年一期不落坚持参加,每次聆听优秀小记者学哥学姐们分享经验都如获至宝。今年中高考结束后,小记者群里捷报频传,来与我们分享的有我们熟悉又喜爱的书涵姐,她以总分A+、单科6A+的好成绩考入柳高,还有同样以优异成绩考入柳高的曾凡哲哥哥,毕业于文华中学、被保送柳高高新校区的黄逸尘哥哥,毕业于铁一中、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的李冰怡姐姐,毕业于柳高、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的梁启亮哥哥。今年因疫情推迟了中高考时间,我很想听听他们分享如何在特殊时期克服困难考取优异的成绩。
梁启亮哥哥讲述了一只蜗牛的小故事,开启了交流会。蜗牛好高骛远,立志大而不当,蜗牛想要实现梦想却不愿付出努力,最后一蹶不振,最终死于草丛中。梁启亮哥哥告诉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目标,面临困难选择努力而不是逃避退缩。他还鼓励我们学会蹭课,善于抓住学习的每个机会。
李冰怡姐姐分享:天赋是有上限的,但努力没有。她坚信勤能补拙。
曾凡哲哥哥分享:化被动为主动去学习,多读名著。
书涵姐一直是我心中的标杆,她积极写稿,我常常认真拜读她写的文章。她在临近中考依然在晚报发表文章,她坚持不懈的精神鼓舞着我。她在台上沉稳、坚定、自信,我真想知道她是如何在中考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肯定付出了很多努力。她说,要充分利用小记者这个好的学习平台,勤于笔耕终有收获;拟定计划做一个有目标的人;勤奋学习并积极向老师提问;保持良好的心态,劳逸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爱好。书涵姐的经验分享让我很受益,我开始在学习上重塑计划与信心,反思自己的不足,希望有朝一日我也像书涵姐一样优秀。
获保送柳高高新校区的黄逸尘哥哥可谓是“管理大师”,他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三大管理法宝: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目标管理。即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严格执行时间计划,以目标为导向去努力。他列举了一个公式:学习总量=学习时间×学习效率,还要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增加效率。记笔记不用多,而在于精炼,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并会利用。他还告诉我们要善于总结,先思考、写下一些想法再去问老师,设立目标,不断提醒自己向目标奋斗。他的分享条理清晰,让我很受启发。
交流会结束后,我采访了黄逸尘哥哥,请教如何学好数理化。他耐心地说:“要学会分类,理科有许多不同的解题方法,当问老师和同学时要记住他们的解题思路。”这次交流会让我收获颇丰,几位学长精彩的分享离不开两个字“努力”。就像书涵姐分享冰心的诗那样:“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台上的学哥学姐们取得好成绩,都离不开各自默默地努力,他们用优秀影响和鞭策着我们,我们要带着他们的经验努力奔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