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捷
晚报讯 4月11日,柳北区园艺村富硒木耳培育基地一片繁忙,村民忙于采摘新鲜的富硒木耳,该基地负责人则向远道而来的国际美食家协会成员介绍这一特色产业。
当天上午11时许,记者在园艺村富硒木耳培育基地看到,几名村民正在大棚里采摘、分拣木耳。与普通木耳相比,富硒木耳颜色较深,大部分有巴掌大小,有的则更大。
园艺村村民蒙静红说,她和家人去年开始到该基地工作,经过培训,已掌握一定的培育富硒木耳的技术。把控好温度和湿度是提高木耳品质的关键,平均每7天至10天可培育出一批货,富硒木耳基本不愁销路。她说:“在家门口上班不用出去打工,平均下来每人每月收入约5000元,还可以照顾家庭,不少村民选择留在村里工作。”
现场不少村民把采摘下来的木耳分拣、晾干。该基地相关负责人梁丽珍随手拿起富硒木耳说,不同于普通木耳,富硒木耳因硒元素含量较高而得名。该基地目前已使用40亩场地种植20万棒,下一步将扩大基地规模,增加恒温设备,控制其成品产量及时间,预计年产量300万棒,按每棒产出2斤鲜木耳、每斤价格3元计算,年产值约1800万元,力争让柳产富硒木耳走向国际市场。
柳北区白露街道园艺村驻村第一书记陶江介绍,从去年开始,他们通过多方考察后,引进中国“一乡一品”富硒产业到园艺村,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还将发展富硒螺蛳、茶叶、大米等系列产品,生产优质的食材助力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带领村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