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切
柳南区西环路中梁百悦公馆小区外的一条道路,两侧被挖开4个多月,居然找不到施工方,这未免让人感到荒谬。记者先后采访多个单位和部门,得到的结果大同小异——“施工方是谁我并不清楚,但唯一能确定的是,这条道路不归我管。”难道这条路真的没人管吗?
各个部门不去管理的理由都很充分。相关部门是否换位思考过,在处理回家道路不畅这样的问题上,是否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是否下足了功夫、想尽了办法,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笔者认为,一系列问题背后折射的是监管缺位,相关部门要想给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就应该主动补位。
首先,要有“第一责任人”意识。一条道路涉及管理、建设等部门,遇到职能交叉或难以推进解决的问题时,各部门要主动上前一步,积极承担协调推进、一管到底的责任,要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部门利益为中心。
其次,要避免“九龙难治一水”的情况出现。道路建设离不开各方协同发力,倘若多方意见相悖,无法形成合力,那么小事也会变成难事。属地人民政府应该承担推动问题解决的主要责任,联系各方共商共议,厘清难点、痛点,找准发力点,妥善推动问题解决。
再次,为民服务一定要落到实处。说一千道一万,工作落实是关键。在城市基层治理过程中,人民才是城市的主人翁,相关部门不妨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制定施工排期表,鼓励群众参与施工、监督进程,早日打通居民回家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