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3年09月22日

好玩的经典游戏 难忘的快乐时光

——“逐渐消失的爱好”系列之三:记忆中的娱乐活动

小学生在玩“跳房子”

周枳攸童年时溜旱冰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折好的“东南西北”游戏道具

○○全媒体记者 陈静 刘心蕊

溜冰、滚铁环、跳皮筋……这些娱乐活动是否存在你的记忆中?一次次滑行、奔跑、跳跃……是否给过你纯粹而难忘的快乐?9月19日,记者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在讲述中重拾那些闪耀着欢笑的回忆。

1 溜旱冰:脚下生风步履快

9月19日,记者经多方打听,找到位于市雀儿山公园里的一家旱冰溜冰场,这家溜冰场的场地为木地板,平时主要用于少儿轮滑训练。售票处工作人员介绍,溜冰场开了将近6年,进场溜旱冰每人每次15元,不限时,有旱冰鞋供租用。来玩的人不算多且集中在周末,以少年儿童居多。

“雀儿山公园里面的溜冰场最初是露天的,水泥地面,用金属丝围成一块场地。”市民柳文彬表示,20世纪90年代初,20岁出头的他第一次接触到溜旱冰,当时就被这项运动深深吸引了。“一张门票1元,一双双排四轮的简易旱冰鞋大约二三十元,是我当时月收入的三分之二。”柳文彬说,溜旱冰在当时的年轻群体中很流行,“它算是一项比较前卫的娱乐方式,大多是工友、情侣结伴去玩。溜冰场一般晚上7点多钟开场,11点前打烊。”

“我小时候经常去溜旱冰。”30岁的周枳攸拿出一张1995年溜冰时的照片告诉记者,以前她和妹妹都很喜欢溜旱冰,周末时妈妈只要有空都会带她们去溜冰场玩。“现在溜冰场比较难找了。”她说,大学毕业后就没再玩了,很是怀念。

为什么当初流行的溜旱冰会逐渐消失?一位20多年前经营过旱冰溜冰场的老板潘先生告诉记者,他开溜冰场是因为当时流行这项活动,于是他租了一块近500平方米的场地来做溜冰场。“那时候的溜冰场可真热闹!”潘先生说,随着新生事物的不断增多,大家可以选择的娱乐活动也变多了,来溜旱冰的人逐渐变少。在他经营旱冰溜冰场大概5年后,网吧开始变成热门生意,他就将溜冰场关停,改建成了网吧。

2 滚铁环:飞奔竞技有挑战

市民陈东峰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滚铁环的游戏占据了他儿时记忆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把一根粗铁丝做成半径约30厘米的大圆圈,再用一段铁丝制作成一头有个弯钩的铁杆,滚铁环的工具就制作完成了。”陈东峰介绍,当时铁环和铁杆都是孩子们从自家带来的,材料也有不同,有的孩子只有歪歪扭扭不结实且比较细的铁丝,做出的铁环就不太圆整,“轻飘飘的,不太好滚动。”

学校操场、街巷、晒谷坪……滚铁环的场地很多。“一般都在场地平整的地方滚,技术好的还会比拼下楼梯、爬坡。”51岁的市民向静在小学期间是一个滚铁环高手,“滚铁环有点像骑自行车,掌握好平衡很重要。起步时要把握好初始速度和角度,速度不能太快,铁环也不能偏斜,要匀速向前推行。”向静说,那种奔跑、竞技的感觉让她感到很快乐。

“我们小时候还有人玩滚铁环。”雷女士是一名80后,她读小学时家住工厂家属区。她说,也许是因为铁丝这类材料在工厂更常见,所以那时候玩滚铁环的大多都是各个工厂的子弟。

3 课间活动——动静结合花样多

老师一声“下课”,同学们就会像出笼的小鸟一样飞奔到教室外,跳皮筋、丢沙包、抛石子、编花篮……“喜欢跳皮筋的大多是女孩子。”80后市民刘璐璐说,柳州话有个形容厉害的词是“很内”,小伙伴们在玩游戏时都喜欢和“很内”的人分在一边,因为会更容易赢。那时,小伙伴们的书包里以前除了装着书本,还会有皮筋、石子、沙包等游戏道具,大家有时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也要较量一番。

“我不喜欢运动,所以会玩些比较安静的游戏。”90后张丽丽拿起一张纸,折出了一个名叫“东南西北”的折纸游戏道具,她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玩。在折好的折纸里写上“奖励”和“惩罚”的内容,通过一些有意思的口诀来决定是获奖还是受罚。

这些市民记忆中好玩的游戏,已经逐渐被新的游戏所取代。“现在也只看到有些小朋友玩‘跳房子’,偶尔有跳皮筋的。”今年28岁的小学老师吴柳敏告诉记者,她小时候爱玩的游戏如今已经很少看到有小学生玩。

--> 2023-09-22 ——“逐渐消失的爱好”系列之三:记忆中的娱乐活动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07413.html 1 好玩的经典游戏 难忘的快乐时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