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基层医院眼科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白内障病人手术后恢复光明。但往往几个月后,部分病人又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最常见的原因是人工晶体后方的一层膜又出现了混浊,医生称之为后发性白内障(以下简称“后发障”),这是白内障术后一个远期的并发症。若发现这样的情况,请不要紧张,这是可以治疗的。若经过医生检查确诊为后发障,可用激光治疗,这样光线就能顺利进入眼底,从而视力基本能恢复到之前刚做完手术的水平。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后发障。后发障就是白内障术后才发生的白内障。这种白内障已没有原本自身的白内障那么重、那么厚,像纸张一样薄;我们视物时它就像一层白纱挡在眼前,似见非见。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发障发生率高达25%至50%。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手术技术和人工晶体材料的改进,产生后发障而需激光治疗的比率降到10%至15%。
临床中大多数病例的后发障是在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囊袋内残留的或新生的上皮细胞增殖引起。但大多数典型的后发障是由后一种细胞增殖引起。我们前面说的人工晶体后方的膜混浊,其实是增殖迁移的细胞形成的不透明膜。这层不透明膜阻挡光线进入眼内,这就是后发障影响患者视力的原理。
后发障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因素相关:
1.与年龄相关。年龄大的患者后发障的发生率较低,年轻患者发生后发障的发生率较高,几乎所有的儿童患者在术后两年内都发生后发障;可以说年龄大的患者细胞增殖相对慢,年龄小的患者细胞增殖较快。比如,60岁至70岁的患者发生率相对20岁至30岁的患者发生率明显要低,20岁至30岁的患者相对2岁至3岁的患者发生率又会低一些。
2.与手术抛光技术有关。术中完全清除皮质及抛光后囊,尤其是赤道部的上皮细胞,每个技术娴熟的医生都会尽力地做好这个步骤,但想要完全清除这些上皮细胞,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术后或多或少会残留一些增殖细胞,只要它们增殖不多,就无需特殊处理。
3.与选择的人工晶体有关。当前市面上有两大类人工晶体,一种叫亲水性人工晶体,另一种叫疏水性人工晶体,两种晶体各有优缺点。目前临床和研究显示,直角方边的人工晶体能更好地减少后发障;大样本的资料显示,疏水性人工晶体后发障的发生率低于亲水性人工晶体。当前市面上的人工晶体都经过优化处理,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新型人工晶体在临床上应用,因此选择何种晶体,不是绝对的,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用合适的人工晶体。
总体而言,后发障还是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一个远期并发症,同时也是未来白内障领域长期研究、攻关的难点之一。我们要通过对后发障的了解,重视对后发障的预防,防患于未然。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后发障的发生率是可以不断降低的。
后发障是白内障术后很常见的并发症,我们即使预防了,仍会发生后发障。对此,我们不必苦恼。临床上,患者视力下降程度与后发障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很少或没有视力下降可以不用治疗。若自觉视力下降很明显,影响了日常工作生活,可选择激光治疗。激光治疗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而且治疗时不会有疼痛感,术后当天或次日视力就会提高。术后,要按照医嘱定期复查,警惕术后并发症,如治疗后发障引起的视网膜脱离、高眼压、出血、眼底损伤等。不过,术后并发症很少发生。患者在白内障术后,定期到医院复查,是保持良好视力的有效办法。
(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黄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