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陈静
见习记者 冯泽日
金秋十月,许多村民不仅要忙收割稻谷,还要忙吃喜酒。10月7日,柳北区长塘镇北岸村的一户村民家里,正热热闹闹地举办一场结婚喜宴。在这场喜宴中,一个重要的角色便是大厨。农村的红白喜事,都离不开乡村大厨掌勺,他们虽然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却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口口相传的好口碑。
吴文德今年55岁,已经做了20余年乡村大厨。平日里他大多时间忙于农活,当厨师对于他来说只是份兼职,又或者说只是乡亲之间“搭把手”的事。“年轻的时候从上菜、洗菜、切菜开始做起,跟着老师傅学习。”吴文德说,当大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要学的除了掌勺,还有开菜单等,并要根据村民们的反馈,不断调整菜品口味。“我们承担过的最大规模的宴席是一次结婚喜宴,做了70桌菜。”吴文德骄傲地说。
吴文德告诉记者,附近的人基本都认识自己,找他去做大厨,宴席主家通常会打个红包给他作为报酬。今年中秋国庆“双节”,他给两个朋友承接的宴席做起了“小工”,虽然没掌勺,也忙得不亦乐乎。
市民何名金是一名有着20多年烹饪经验的厨师,目前经营着一家快餐店,当乡村大厨是他的另一项收入来源。何名金担任大厨时,一般会有5名固定成员一起负责洗、切、配等工作,他则主要负责掌勺。“人工费也不贵,基本按每桌20元收取。”除了乡村宴席,何名金也承接会所、农庄等地方的宴席大厨工作。“今年酒席明显增多,中秋国庆期间我就接了4场。”何名金说,虽然市区的工作他也接,但是做乡村大厨让他更有成就感。
今年43岁的覃江斌,在柳北区沙塘镇是小有名气的乡村大厨。“今年中秋、国庆节期间我接了6单喜宴。”覃江斌说,他不仅接附近的单子,100公里外的宴席也去做过。许多人找他去做大厨都是朋友介绍,还有人在赴喜宴时品尝过他做的菜品,觉得不错,便留下了他的联系方式。与印象中的乡村大厨都是中年人不同,覃江斌的团队里有00后的身影。“00后做大菜的经验不多,以做切配为主。”覃江斌告诉记者,这些年轻人虽然还不能单独掌勺,但是他会尽可能地给机会让他们学习,让他们早日出师。由于找他掌厨的人越来越多,5年前,他经营起了喜宴承接业务,提供从桌椅板凳出租到打扫卫生的一条龙服务。覃江斌说,和固定的人配合做起工来更顺手,心情好了,做的菜也会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