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3年10月11日

“能为国防事业出份力,这辈子值了”

——94岁抗美援朝老兵王映龙的故事

王映龙敬军礼

○○全媒体记者 罗妙

10月6日,记者来到城中区沿江街道潭东社区采访该辖区居民、9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王映龙,只见他穿着白色衬衫,胸前佩戴勋章,脖子上挂着纪念章。

该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薛毅介绍,老人几年前患上脑梗后,无法下床走路,家人请了专职护工照顾他。

王映龙虽因病卧床,但精神状态良好,思维清晰,声音洪亮。他抚摸着胸前的勋章,讲起自己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

“无论战士还是军官,在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下都扛起武器上前线……”

王映龙边说边叫家里的护工打开自己的“荣誉包”,里面有《功劳证》《荣誉证书》等。

王映龙的《兵役证明》上写明,他于1949年11月入伍,成为一名警卫连战士;1953年,担任班长一职;1954年,担任排长一职。王映龙的功臣简历记载,在服役期间,他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其中一次二等功是在1952年抗美援朝战场上获得的。他在反细菌战中想出了有效的捕鼠方法,个人捕鼠2500只,后来此方法在全连推广,对全连捕鼠6万余只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在捕鼠过程中能吃苦耐劳,还帮助老百姓打扫厕所,清洁环境卫生。

“退伍后,我一直努力工作,只要回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好像全身充满无穷的力量。”王映龙说这话时,眼里含着泪水。1954年,王映龙从部队退役,到重庆长安兵工厂工作,后又来到广西支援建设。其间,他解决了不少机械制造难题。1988年,王映龙献身国防科技事业31年,获颁“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这枚荣誉证章,是他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最好注解。

看着这些荣誉,王映龙深情地说道:“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深感退役后有幸能为国防事业做一点事情、出一份力,这辈子非常值了。”

临近采访尾声,记者准备给王映龙拍照,他显得异常高兴,执意要坐起来。“这样拍出来显得精神些,军人就该有军人的气质。”护工将床摇升起来,老人举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 2023-10-11 ——94岁抗美援朝老兵王映龙的故事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08959.html 1 “能为国防事业出份力,这辈子值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