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吴祉婧
通讯员 林巧清
日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病房里来了一个无精打采的小男孩虎子(化名),他的面部、手背、小腿等多处出现肿痛,皮肤表面也涂着黑乎乎的药膏。医生询问孩子家长得知,虎子是在外出游玩时不幸被虎头蜂蜇伤。医生查看虎子伤势,判断虎子应该是被虎头蜂蜇了20多针,属中度蜂蜇伤。
医务人员第一时间为虎子仔细检查蜂蜇伤口,清洗皮肤表面的药膏,并将残留在他体内的蜂针逐一拔出,减少皮肤对毒素的进一步吸收,控制皮肤的化脓感染。同时,医务人员为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静滴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控制全身炎症反应,并完善相关检查。
由于被蜇数量多,虎子出现细菌感染征象、横纹肌损伤、凝血功能异常。万幸的是,虎子的肾功能暂时未受到影响,也未出现溶血现象。
针对虎子的病情,该院儿童过敏风湿免疫、肾脏病区副主任医师孙广超与主治医师许自川讨论后决定治疗方案,在抗感染、控制炎症反应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心电监测,同时开展水化、碱化并积极利尿治疗,预防横纹肌溶解后释放的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诱发的急性肾损伤。同时,他们还为虎子申请了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其血液低凝的状态,预防出血。在一系列全面救治的措施下,6天后,虎子身体各项体征趋于正常。
孙广超介绍,被毒蜂蜇伤后,轻则引起局部炎症,表现为红、肿、热、痛,一般数日后可自行恢复。情况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衰竭、血管内溶血、横纹肌溶解及心肌梗死等,还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曾救治过被蜂蜇伤100多针的危重患儿,送至医院后依次出现了横纹肌溶解、过敏性休克、急性肾衰竭、呼吸衰竭,经过近1周的抢救才脱离危险。
人被蜂类蜇伤,应该怎么处理呢?许自川介绍,应第一时间观察有无过敏反应。若无过敏性反应,可自行观察受伤的部位,检查有无倒刺残留在皮肤。如有倒刺,消毒后可使用镊子等工具完整拔出,减少毒素吸收,防止病情加重。胡蜂蜂毒呈碱性,使用弱酸性液体(如食醋)冲洗可减轻患者的痛苦。蜜蜂蜂毒为酸性,可用弱碱性液体(如肥皂水)冲洗。另外,使用冰袋局部冰敷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若存在过敏反应,出现呼吸困难、茶色/酱油色尿、尿量减少、反复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需紧急送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