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周仟仟
10月18日,秋高气爽,28岁韦小弟的心情也和这舒适的天气一样,分外开心。
从这天开始,他告别了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的日子,还有了一份新工作,开启自己的新生活。
从流浪乞讨人员变成一个有工作的人,这一切多亏了市救助管理站的牵线帮忙。
韦小弟是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镇人,2022年以前他在广东一家灯具厂打工,今年初回到柳州。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回到柳州后,韦小弟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渐渐地还把身上所有的钱花完了。他不敢和家里联系,只能在街头吃住,偶尔打点零工和捡点废品卖钱来维持生活。
“我想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在今年我市民政部门对韦小弟救助时,韦小弟说出了心中的期盼。
韦小弟心心念念的这份期盼,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一直记在心里。
最近,好消息传来——市救助管理站牵线搭桥,为韦小弟在市柳安物业公司找到一份工作——该公司巡岗员,还包吃包住。
17日,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在街上找到了韦小弟,告诉他这个好消息,还将他接回市救助管理站,让他好好休息。
18日上午10点半,韦小弟带着市救助管理站为他准备的被子、枕头、衣服、背包等物品,在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黄毅华、应急科科长周全申等陪伴下,正式入职。
这几个月,收到好消息的流浪乞讨人员不止韦小弟一人。
“8月底,来宾籍的流浪乞讨人员陈国(化名)和黄琳也成功就业了。”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徐立波介绍,近年来,我市对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了“一人一档”管理,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以便更有效地送温暖。
18日,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在送韦小弟入职的同时,还看望了也在市柳安物业公司入职的陈国和黄琳,并了解他们的情况。
“他们表现挺好的,也很勤快。”市柳安物业公司负责人陈华明表示,每个人都会遇到难处,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
“我刚领到了9月份的工资。”看到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到来,陈国笑着分享了好消息。
“除了他们3个,后续我们也将多措并举,除了送温暖,还要帮助有意向、没有门路的流浪乞讨人员就业。”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徐立波表示,不仅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