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3年10月27日

如何预防脑卒中?

心脑血管疾病是“无声杀手”,病程长、起病隐匿。且一旦发病,病情大多凶险,即使在第一次严重发作中侥幸存活,往往也要久卧病榻、留下残疾。由于起病突然、致死致残率高,脑卒中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我们常说的“中风、脑中风、卒中、脑卒中、脑血管意外”,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卒中的 “卒”意思为“突然”,“中”的具体所指为“遭受”。古代医学文献多用“半身不遂”“口眼斜”“猝然仆倒”等症状来描述中风。现代医学则认为,中风是一种急性的、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脑血管病,这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堵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最终导致脑组织损害和脑功能障碍的疾病。

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脑梗)和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两大类。脑梗死是由于颅脑动脉严重狭窄或是其他部位的血栓脱落引起颅脑动脉堵塞,而脑出血则是由于动脉内压力过高、动脉畸形、动脉壁薄弱等原因,导致局部动脉破裂出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头号致死疾病。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绝大部分(86.8%),其次是脑出血(11.9%),而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3%。脑卒中病人80.9%血压高,52.2%血脂异常,34.8%有糖尿病。

一些人比较容易患上脑卒中。有脑卒中家族史,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超重或肥胖、脑动脉先天畸形等疾病,喜欢抽烟、喝酒,有其他不良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对危险因素的控制,要做到以下几点

1.血压要达标:对65岁以下人群,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毫米汞柱)以下;对于患有心脏病、有过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肾脏功能不好的人,血压要控制到130/80mmHg以下。

2.血糖要达标: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应小于7.0%。

3.血脂要达标: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应当小于1.8mmol/L(毫摩尔/升)或降幅≥50%。

4.体重指数要达标:积极减肥,使体重指数在24以下。

5.坚持运动:每周至少进行3次至4次、每次至少40分钟的中等强度至高强度的有氧运动。

6.戒烟限酒:果断戒烟,少喝酒。

7.房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凝治疗。

8.如果发现颈动脉有高风险斑块,应服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

如何及早发现脑卒中?

脑卒中发作之前,身体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我们要熟悉这些预警信号,争取做到尽早识别脑卒中,以挽救生命。如果脑卒中患者错过了救治的黄金时间窗口(发病后4.5小时内启动溶栓治疗,血管内取栓则最好在6小时至24小时内实施),其脑组织就会因缺血、缺氧而坏死,不仅会留下后遗症,甚至会危及生命。

记住下列9个脑卒中发作前兆:

1.与别人握手,怎么也放不开:这是强握症的典型表现,是大脑额叶缺血所致。

2.嗜睡:80%血性脑血栓病者,发病前5天至10天会出现频繁打哈欠的现象。另外,在中风发生前的6个月至1年,会出现嗜睡现象。

3.喝水或进食时呛咳:这是咽神经受损所致的咽喉部位的麻痹。

4.嗅觉异常:闻到别人闻不到的味道,比如闻到臭味,或者其他异常味道,但是旁人却闻不到。

5.舌头出现疼痛:舌头莫名其妙地出现疼痛,多是微血管的炎症反应所致,与血黏度增加有关。

6.血压波动幅度大: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或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要警惕脑中风发生。

7.高血压病人鼻出血:多次大量鼻出血,如果伴有眼底出血、血尿,半年之内可能会发生脑血栓。

8.步态异常:老年人或高血压患者的步态突然发生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或多次眩晕,很可能是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9.一扭头就晕倒:一扭头就感觉眩晕、头痛,几分钟之后又恢复正常。

记住“中风120”!

当你怀疑一个人中风发作时,用“中风120法则”去鉴别并做出施救反应。

“1”看1张脸:不对称,口角歪斜。

“2”查2只胳膊:平行举起,单侧无力。

“0”(聆)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迅速拨打“120”!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全科医学科 覃奇宁)

--> 2023-10-27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10337.html 1 如何预防脑卒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