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李书厚 叶露婷
装修套路花样翻新,让人防不胜防。近年来,一些人打着“免费装修”或者“先装修后付款”的旗号进行“招揽生意”。这看似是馅饼,实则是陷阱!连日来,“柳报维权哥”就此进行了调查。
1
免费帮装修还给提成?
随着农村自建房增多,一些人将装修诈骗的目光投向了农村,并且专挑独自在家的老人下手。
近日,在柳州工作的龙先生向“柳报维权哥”反映,他老家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去年他在村里建了一栋4层的楼房,但没有装修,目前只有他父亲一人在家。9月份,有一伙自称某装修公司的外地人突然找到他父亲,声称可以免费装修他家的房子,并用作样板间,装修的人工费、材料费全由公司提供;装修好后,公司人员会带客户来参观,如达成合作,还可以给他父亲提成。
“得免费装修,还能领提成,哪有这种好事?”龙先生说,要不是他及时打电话回去,其父亲就上当了。原来,这伙人声称所谓的免费装修,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须先安装楼梯扶手,但安装楼梯扶手则是需要房主付款安装的,并且还将该要求写到了合同里。
龙先生说,对方提供的样板房装潢合同显示,“将采用新型集成环保材料进行免费安装,人工费、材料费均由装修公司支付”;但在装修前,需要他们先装好护栏、楼梯扶手,装修好作为样板房供人参观时,每谈成一户,按客户的装潢总额8%给提成。对方说,根据他家的房子来看,安装楼梯扶手需要1.2万元。
这让龙先生充满疑虑。他就在网上搜索,发现这就是一个装修套路:不法分子到农村地区寻找独自在家的老人,先是以免费装修做样板间为由,接着以安全施工为由,要求先付钱安装楼梯扶手,在骗取安装楼梯扶手的钱财后即溜之大吉;或者所安装的楼梯扶手质量很差,根本不值所交的钱,而所谓的免费装修,压根不存在。
龙先生将他父亲的遭遇发到网上,当即有隔壁村的村民表示,已经遭遇这伙人“免费装修”套路,虽然醒悟及时,但也不幸被骗走了2000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以免费安装、低价安装楼梯扶手为噱头的诈骗案例并不少见。去年,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审判了一起。2021年8月至11月期间,被告人张某等6人将目光转向农村尚未装修的毛坯房,伪装成装修公司人员接近房主,以免费装修房屋为由,要求房主必须先安装楼梯扶手实施诈骗,先后在昆明市晋宁区等地流窜诈骗37起,诈骗金额达40余万元。因犯诈骗罪,张某等6人分别被判处四年六个月至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三万元至一万五千元不等的罚金。
2
先装修再付款?
“先装修后付款,设计不要一分钱,89平方米全包5.1万元,108平方米全包6.7万元……”
“装修一口价,80平方米全包4.5万元,120平方米全包6.7万元,装修满意再付款……”
打算装修的市民方先生,近期在某短视频平台频频刷到上述类似广告,有时未免心动,可又担心有诈。
记者在该视频平台输入“装修”两字进行搜索,当即搜索到了很多类似的诱人广告。其中一个名为“信用家装修设计”的账号发布了“先装修后付款”的广告,并注明有“柳州装修一口价”字样。记者点击打开链接,按要求留下姓名和手机号码。
次日,记者即接到柳州多家装修公司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当记者提出是不是可以“先装修后付款”时,却被告知,“不可以”。
记者进一步了解得知,他们能拿到记者的电话,均系由“信用家装修设计”提供的,并称“信用家装修设计”打出“先装修后付款”等广告,只不过是为了“引流”,实际上并不存在“先装修后付款”的情况。
我市某装饰公司负责人胡先生表示,“信用家装修设计”是第三方平台,本身并不做装修,只是打出“先装修后付款”“低价装修”等诱人广告,达到信息引流目的,进而收集网友的信息,然后再把客户信息卖给装饰公司,收取高额服务费牟利。
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查询发现,此类第三方平台还有“一站式全包装修”“齐装网”“保驾护航装修特惠价”“保驾护航简约风装修”等,它们所推出的装修广告都极具诱惑,如“先装修后付款”“装修一口价”“装修满意再付款”“设计全免费”“80平方米4.5万元全包”“签单还送家电”“拎包入住”……
胡先生称,此类平台为了引流实现收集消费者信息的目的,可谓什么手段都有。此前,也有平台找到他的公司要求合作,合作模式有按年合作的,也有按单合作的。经过短暂合作后,他觉得这些平台都是在坑客户,就终止了与对方合作。他提醒消费者,天上不会掉馅饼,切勿贪图便宜吃大亏。
“3.98万元全包装修,送家电,7天住新房……”广西红森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打着全屋整装的旗号坑害消费者,去年“柳报维权哥”对该公司的坑人套路进行了曝光,让更多消费者避免上当。然而,记者发现,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类似涉嫌虚假宣传的装修广告依然泛滥。
3
律师:出售个人信息和发布虚假广告,平台都要担责
“柳报维权哥”特聘法律服务单位广西康盟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敏表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属于刑法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信用家装修设计”等平台将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卖给装修公司,从中牟利,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信用家装修设计”打出“先装修再付款”的广告,该广告系“信用家装修设计”作出承诺,但实际上“信用家装修设计”并未提供装修服务,还收集客户信息进行出售,表明其主观上存在欺骗的故意,根据《广告法》已构成虚假广告。如果客户因“信用家装修设计”出卖个人信息的行为遭受损失,“信用家装修设计”应当就其虚假承诺、虚假广告向客户承担责任。
根据《电子商务法》,如短视频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未及时采取措施造成消费者损失的,平台经营者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装修市场套路多,那么该如何规范装修市场,让消费者少踩“坑”?“柳报维权哥”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