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帅君
装修“全包”暗藏猫腻,装修过程增项不断……一些装修公司管理不规范,装修工期延误,家装材料以次充好等市场失范行为时有发生,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了侵害。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2年柳州市12315投诉举报情况分析》显示,2022年度商品类投诉排名中,家装建材类投诉排名第7,投诉件为377件。家装领域消费纠纷位居高位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在家装过程中,往往存在举证难度大、消费维权成本高的情况。如何规范装修市场,让装修省心、省力还能省钱,成了消费者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
1
让“自律”落实到家装行业每一个“最小工作单元”
“现在家装市场已经进入了全年的旺季,我们9月份单月装修订单量就达到90单,家装市场回暖信号强劲,我们非常有信心!”10月17日,柳州某装饰公司负责人胡六四说,今年订单量较去年差不多翻了一番。
“好的装修公司,一定是靠消费者的好口碑成长起来的。浑水摸鱼、‘搏’营销、搞隐性增项的江湖套路最终走不长远。”胡六四说,“现在来找我装修的消费者,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企业信用类软件,看看装修公司经营了多少年,有没有不良记录……消费者通过查看装修公司的基本信息,去评估自己的新家交给这样的装修公司合不合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我希望每个消费者在家装前,都有这样的好习惯。”
一些有同样经营理念的装修公司负责人也认为,家装行业经营者要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自己的商誉,让“自律”落实到家装行业每一个“最小工作单元”,以守信为荣,以失信为耻,共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家装行业才能行稳致远。
2
政策“他律”让房屋装修经营者有了“紧箍咒”
如何进一步健全家装标准规范?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已经就进一步规范装饰装修活动,遏制城市房屋室内装饰装修违法违规行为,拿出了具体的标准规范和方案。
9月26日,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安全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进一步明确装修人在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中的安全主体责任,系统规范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相关程序及流程,强化物业服务企业作为管理单位的作用,对所涉及的材料制定供参考示范的文本,切实加强各监管职能部门对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的监督管理,将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安全红线放在第一位,为规范我市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相关工作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姜浔说,《通知》发布后,相关部门还会通过定期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增强对行业和行业经营者的约束力,压实装修各方主体的责任,减少违法违约行为的发生;对于投诉数量居高不下的家装公司要列入“黑名单”,加大处罚力度;要通过政策“他律”重建家装市场的新秩序。
3
市建筑装饰协会、市消委会: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行业变得规范化,就要求每一位协会会员和经营者都要有‘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意识。”柳州市建筑装饰协会会长伍卫平说,家装公司经营者们应恪守诚信经营的从业准则,苦练基本功,切实提升服务质效。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本行业对促消费、惠民生、稳增长的重要作用,把目光放远,大力提升供给质量,积极创新消费场景,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
此外,协会还会扶持家装行业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增强本地优秀家装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而对一些“黑名单”企业,要联合媒体主动曝光,促进我市家装行业健康发展。
柳州市建筑装饰协会会员胡六四认为,消费者装修时首先要选择口碑好、实力强、信誉佳、市场认可度高的装修公司;其次要选择报价透明、敢于将工艺标准对外公示的公司,“不要盲目相信广告营销,市民可以通过权威媒体报道、与业主交流信息等方式了解各公司口碑,还可通过‘天眼查’查询各装修公司的成立历史、行政处罚信息、诉讼关系等。”
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帮助消费者更好规避消费陷阱,市消委会将做好家装消费投诉信息的搜集与发布,并通过典型案例开展公益诉讼,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为消费者合法权益护航,推动家装行业更加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让人民群众住得更加安心、舒心、放心。
4
律师提醒:在关键细节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对于家庭装修,消费者怎样保障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广西康盟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敏提醒:消费者在选择装修公司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且信誉良好的装修公司,且该公司的营业执照中一定要有“家庭装修”或“装饰工程”项目,具备一定的装修资质条件;一定要到装修公司的实体店或正在施工的工地上实地查看,以此来判断这家公司的施工质量和工艺如何。
消费者还可以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专业装修合同模板进行参考比较,或者委托专业律师进行私人订制,以体现业主个性化需求和保障业主权利的最大化;对于合同约定中的付款比例,可以参照“3331”制,同时,对装修公司的承包方式和材料采购义务进行明确,列明采购家装品牌、价格、数量等清单;最后还要约定好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装修公司故意延误工期。如在装修过程中双方出现纠纷,消费者还可以依据约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进行维权。
吴敏还提醒,在出租房屋给他人开办民宿时,首先要认清此商业模式及可能产生的风险。一些公司以“滚雪球”的方式扩张房源,即用投资人的装修费,通过装修商、建材供应商赊账等方式,装修更多房屋,运营中负债越来越大,最终出现资金链断裂,造成合同难以履行,业主维权难。因此,在出租房屋时,如要先支付装修款的,一定要谨慎选择,避免被骗。
(本系列报道结束 本系列策划统筹:李书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