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3年10月31日

一起学习艾灸知识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对于针刺、药物等方法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症,采用灸法往往奏效,或获奇效。故灸法已成为传统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也是大众养生保健未病先防的重要手段。

一、几千年来坚持选用艾叶作为施灸的材料,原因在这里——

《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血气,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火灸之,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现代研究发现艾叶含纤维质多,水分少,还有很多可燃有机物,是最理想的施灸材料。艾叶含挥发油和众多离子,具有兴奋中枢神经、解热等作用。艾叶油吸入有平喘、镇咳、祛痰作用。综上所述,艾叶性温和,温通经络,驱除寒湿;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病毒;热度温和,可渗透皮肤深层。

二、艾灸的种类有哪些?

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艾灸器灸法。

居家最安全最简便的就是艾灸器灸。温灸器又名灸疗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温灸器灸。临床常用的有温灸盒和温灸筒。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的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此法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

三、施灸的顺序有讲究吗?

一般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施灸壮数先少后多。这种按顺序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如不按顺序,先灸下部,后灸头面部,病人往往有面烘热、咽干口燥等不适之感。即便无此后遗症状,颠倒乱灸,可导致病人反复改变姿势,拖长灸疗时间。

四、艾灸的补法和泻法怎么操作?

艾灸有补有泻。

补法:将艾炷点燃,不吹其火,待其徐徐燃尽自灭。这样火力微缓而温和,且时间较长,壮数较多,灸毕用手按一会施灸穴位,使真气聚而不散。

泻法:将艾炷点燃,用口速吹旺其火,促其快燃,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病人感觉局部烧烫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灸毕不按其穴,即开其穴而邪气可散。

举个例子——

1.补法:用温和灸或回旋灸,每穴每次灸10分钟以上,特殊需要时可灸几十分钟。主要作用是镇静、缓解、制止,促进正常的抑制作用。

2.泻法:主要用雀啄灸,每次每穴半分钟至两分钟,约30下至50下。或用温和灸、回旋灸,时间3分钟至5分钟。主要作用是促进生理机能,解除过度抑制,引起正常兴奋作用。

五、艾灸适用于哪些疾病?

以治疗虚证、寒证和阴证为主,适用于慢性久病、阳气不足之症。如风寒湿痹、风寒感冒、呕吐、腹泻、腹痛、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痛经、内脏下垂、溃久不愈等。此外,灸法还适用于防病保健。

六、哪些人群不能艾灸,艾灸的禁忌症有哪些?

1.临时情况的禁忌:大体与针法相同,不宜在风雨雷电、奇寒盛暑、极度疲劳、情绪不安、大汗淋漓、妇女经期之际施灸。

2.病症方面的禁忌:如有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极度衰竭、形瘦骨立、呈恶病质之垂危状态、自身已无调节能力者,不宜施灸。

3.部位的禁忌:凡颜面部不用直接灸法,以防形成瘢痕,妨碍美观。关节活动处不宜用瘢痕灸,以防化脓、溃烂、不易愈合。此外,大动脉处、心脏部位、静脉血管、肌腱浅在部位,妊娠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以及乳头,阴部、睾丸等处均不宜施灸。

七、艾灸基本选穴原则有哪些?

1.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

2.凡病属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

3.凡病在上部者,肩髃、曲池、郄门、外关、内关、合谷皆可。

4.凡病在下部者,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皆可用。

5.预防一切传染病,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经常灸之更妙。

6.凡病属全身者,可取大椎、风门、身柱、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中医治未病科 杨柳)

--> 2023-10-31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10730.html 1 一起学习艾灸知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