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躺在床上,似睡似醒,身上像被压了一个什么东西,努力挣扎却动弹不了,想喊也发不出声音,仿佛被“罩住”了一样。
前段时间,市民小李就经历了这样一场“噩梦”。那段时间,他所在的团队需要完成一个项目,由于时间紧迫,需要经常加班,偶尔还要面对客户的刁难,这让他感到压力很大。有一天,他在刚入睡或者快睡醒时,突然感到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力量直逼全身,整个人像被一个大盒子“罩住”,想动却动不了,想喊也喊不出声。这让他感到无比恐惧。
与小李有过同样经历的,还有备考研究生小玲。据小玲描述,备考期间她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几乎每天都处于紧张的状态。有一次,她在睡觉时感到脑子是清醒的,但是身体好像被重物压住,压得她有点喘不过气来,想动也动不了,想说话又说不出来,想睁眼也睁不开。她对此心有余悸。
小李和小玲这些“奇怪”的经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了方便理解,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睡眠生理。
睡眠周期由非快眼动睡眠期(NREM)和快眼动睡眠期(REM),以及穿插在二者之间的觉醒期组成。睡着时,这三个阶段会交替出现。在正常情况下,一夜睡眠由4~6个由非快眼动睡眠期(NREM)和快眼动睡眠期(REM)组成的睡眠周期组成,每个周期大约90分钟。
非快眼动睡眠起到促进生长、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肌张力降低(但仍能保持一定姿势)。
快眼动睡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改善记忆功能,此时,除了呼吸肌和眼肌,其他肌肉的张力极度低下,类似于“瘫痪”“麻痹”的状态。大多数的梦境也发生在快眼动睡眠期。
快眼动睡眠期肌张力极度低下,这是人体的一项自我保护机制,可以在我们熟睡中把我们“定”在床上,让我们不至于在睡眠当中做出异常的行为,例如下床四处走动、外出游荡、伤人毁物等危险行为(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梦游”)。
小李和小玲所经历的这些情况,在医学上被叫做“睡眠瘫痪”(或“睡眠麻痹”),属于一种睡眠障碍。
“睡眠瘫痪”的机制是人类在快眼动睡眠时没按流程走,没有完成从快眼动睡眠状态慢慢转到觉醒状态这个流程。
如果在快眼动睡眠期突然醒来,但又没完全从快眼动睡眠当中脱离,即处于快眼动睡眠期和觉醒两者叠加的状态,这时的大脑神经还没来得及和身体重新“链接”,身体就处于麻痹状态。同时,大脑处于一部分醒来一部分在做梦的状态,通俗地说,就是意识醒了,肌肉还没来得及醒,所以,就会有类似被“罩住”的感受。这种感受可能会持续数秒或者数分钟不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睡眠瘫痪”呢?其成因是无法正常完成睡眠周期,通常认为在生活、学习中压力大,在过度疲劳、熬夜、焦虑、仰卧等情况下容易出现。
一般来说,偶尔出现的“睡眠瘫痪”虽然会令人感到恐惧,但这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可如果您经常出现类似“睡眠瘫痪”的问题,那这可能是您的身体在提前发出预警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自查:是不是最近总是熬夜?是不是作息不规律?是不是工作学习太累?是不是压力太大?……同时,也要注意自己是不是睡姿有问题。
所以,当出现“睡眠瘫痪”的困扰时,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和睡姿。要打破恐惧和高压心理的恶性循环,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要按时入睡、按时起床、按时用餐、适当运动。
此外,因为侧卧姿势会让身体的部分肌肉持续保持部分张力,所以,建议大家可以通过侧睡来减少“睡眠瘫痪”出现的概率。
如果试过各类改善方式,仍然无法减少“睡眠瘫痪”的出现,建议您到医院找专业的心理科或精神科进行就诊,让专业的医生详细地了解您的症状,为您进行心理测评和多导睡眠监测等检查,排查原因,得出专业的诊断后再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临床心理科 精神卫生专业主治医师 罗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