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4年06月29日

学会正确喝水 享受健康生活

世界上许多物质都可以找到它的替代品,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物质可以取代水。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需要水。

水是个大工厂,它可以溶解各种营养物质,像我们熟知的脂肪和蛋白质等,要成为悬浮于水中的胶体状态才能被人体吸收。

水是个搬运工,在血管、细胞之间川流不息,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组织细胞,再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水还是世界上最便宜、最有治疗力量的“奇药”。生病时若无法进食,首先需要补充的就是水分。在我们感冒、发热时,多喝水能够好得更快一些,这是因为水能帮助发汗、退热、冲淡血液里的“毒素”,同时也能让小便增多,有利于加速“毒素”的排出。

我们要怎样喝水

正常人每天水的摄取总量应该在1500毫升左右,这只是一个合理范畴内的参考数据,超过或未达到并不会立即引发人体不适。

关于喝水总量,民间一直有一个错误说法广为流传,那就是“每天要喝8杯水”,这也成了许多人信奉的养生守则。但其实只需要一个合理的反问——“喝水的杯子到底是多大的?”这个谬论也就不攻自破了。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喝水总量,而不是充满“仪式感”的喝水过程。上面说到,健康人每天的喝水总量达到1500毫升即可,但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比如说,夏天温度高,出汗多,喝水就多;秋天气候干燥,喝水量也会增加;运动强度大的人喝水就多……不要简单而盲目地把自己的饮水量框定在“8杯”,如果哪天因为忙碌没有喝够1500毫升,也不必太担心,因为人体有很多调节方式,可以让身体中的水分全力以赴地为我们的身体服务,保持健康的状态。

不正确喝水会有什么后果

许多人知道喝水的好处,却不清楚水喝多了也会发生“水中毒”现象,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如果留心查询,会发现许多这样的案例:在短时间内突然饮用大量的水,血液被稀释,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水分渗透到细胞内,引起细胞水肿,引发“水中毒”,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呼吸困难、心脏骤停,危及生命。

关于“水中毒”,大家其实不用过于焦虑,因为只要保持正常的喝水量,或者在炎热天气、运动量大时适度增加饮水量,并无“水中毒”的风险。不过,患有心脏疾病、肾功能不全的人,普通人运动暴汗后,孕妇或其他体弱者要谨防“补水过量”,以免发生危险。

水中毒的原理是什么

可以这么想,肾脏就像一个工厂车间,里面有许多质检员,正常情况下,如果有100个质检员,每天检验100滴水,这个车间就能运转有序,正常工作。但假设我们突然喝下一大堆水,超过肾脏里质检员能处理的量,那怎么办?质检员只好对工作偷工减料了。“行,反正也检不过来,直接放走吧。”放哪儿去了?直接投放到身体的其他地方去了。

大家一定知道,人体本来的生理状态就是需要盐分的,一大堆水被投放到体内,直接扰乱了原有的平衡。换句话说,盐分被冲淡了,水分增加了,我们的细胞就会像海绵一样迅速膨胀,比如说大脑的细胞膨胀了,但是它四周都是头骨,没地方扩张,只能挤压神经,伴随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临床反应:头晕、呕吐,甚至是昏迷乃至死亡。

人体经过千万年的进化,已经成为一个高精密的生物体,健康人只要正常喝水,不需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为了达标而喝水,也不需要强迫自己在不口渴的时候喝水。否则便是把一个智能的、精密的、高级的、代偿能力很强的高级生物蜕变成一种半自动的需要提醒的机器。了解了这一点,相信大家对于那些流传已久的关于喝水的其他错误说法,也能够清晰地分辨了。

平时喝什么水比较好

如果没有医生特别嘱咐避免某种成分,只需要按照喜好自行选择就可以了。又或者,血糖较低时,就喝甜一点的水;有补钙需求时,就喝高钙奶;如果只是解渴,凉白开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喝水不用太刻意,定时定量不可信,过量饮水有风险,一点五升要牢记。”总之,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喝水,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顺其自然,才能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

(柳州市工人医院 梁敬红)

--> 2024-06-29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26648.html 1 学会正确喝水 享受健康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