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4年06月29日

了解常见症状 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被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身上,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习惯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提前步入这个行列。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面临患病率高,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低(“一高三低”)的严峻挑战,骨质疏松成为中老年人群需要重视的健康问题。

一、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

(一)遗传。

(二)自身有影响骨骼代谢的疾病,如风湿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等。

(三)长期服用影响骨骼代谢的药物。

(四)年龄增大和女性绝经。

(五)不良生活方式:吸烟,过量饮酒,常喝咖啡、浓茶、碳酸饮料,高钠饮食等。

二、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一)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80%的骨痛中老年人都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是无负重状态下的腰背部疼痛、全身疼痛。初起为间歇性疼痛,随着病情发展加重为持续性疼痛,有昼轻夜重的特点。

(二)脊柱变形:是老年患者、绝经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体征。表现为身材缩短,身高比年轻时降低3厘米以上,出现驼背、活动能力下降,如双腿无力、爬不上楼等。

(三)脆性骨折:骨折多发生在腕部、椎体、髋部及股骨上端等位置,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三、如何诊断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检查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能反映骨骼的健康与否,以下人群建议做骨密度检查:

(一)65岁以上女性、7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做骨密度检查。

(二)绝经后至65岁之间的女性、50岁至70岁之间的男性,有一个以上骨折危险因素,有骨质疏松症状。

(三)50岁以上发生了任何原因所致的骨折。

(四)不到上述年龄,但患有引起低骨量或骨丢失的疾病或服用引起低骨量或骨丢失的药物。

四、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一)基础治疗:包括饮食营养、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合理运动以及预防跌倒等。

(二)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是长期的,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坚持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五、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一)联合补充钙与维生素D,增强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

1. 钙剂补充:中青年每日摄入800毫克元素钙,50岁以上中老年、妊娠中晚期及哺乳期人群每日摄入1000~1200毫克元素钙。除饮食补充外,每日尚需补充500~600毫克元素钙。

2. 维生素D补充: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者,每日补充维生素D1000~2000IU,并定期监测血清25-OHD水平来调整剂量。

(二)多晒太阳:阳光照射能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摄取及钙质吸收,以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等。保持充足的日光照射,可选择10点~16点以外的时间,每日至少20分钟。

(三)合理运动:运动能预防骨量丢失,改善肌肉韧性,增加灵活性,可选择快走、慢跑、打太极拳、骑车、体操等运动,更年期更不能松懈。

1. 年轻人可做适量负重运动,以增强骨骼强度,如20分钟行走、跑步或增氧健身运动,然后是5分钟跳绳、40分钟力量训练(握拳、上举等)。

2.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建议选择太极拳、八段锦和五禽戏等运动来缓解疼痛、增强肌力和肢体功能、改善步态。合并下肢骨关节炎者,不建议做下蹲、爬楼梯、登山等运动,避免弯腰、扭腰等过度运动或不恰当运动带来的损伤。

(四)戒烟限酒,低盐饮食,少喝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饮酒每周不超过2次,每日不超过2两白酒,咖啡每日不超过4杯,降低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五)加强营养,均衡膳食: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多食富含钙质的食物,如乳品类、豆制品类、海产类、坚果类、深绿色蔬菜等。

(六)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利尿剂、抗癫痫药、异烟肼、抗癌药、糖皮质激素等。

(七)老年人穿合适的服装和鞋子,及时清理家中障碍物,使用防滑垫、手杖以及安装扶手等辅助器具,预防跌倒及骨折发生。

骨骼是我们健康生命的支撑,发生骨折后,患者住院治疗会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我们要遵从健康生活方式,做自己健康骨骼的第一责任人。

(柳州市人民医院 龙春萍)

--> 2024-06-29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26649.html 1 了解常见症状 预防骨质疏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