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4年07月02日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防治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早期诊断、规范化管理和早期干预是提高儿童哮喘控制水平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什么是哮喘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的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具有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并常伴有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哮喘的病因复杂,个体差异很大,其症状又以非特异表现为主,有时仅一种临床症状突出,如慢性咳嗽或仅有胸闷表现而不存在气喘等,给哮喘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哮喘的致病因素

哮喘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异质性疾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发病倾向,哮喘家族史是早已公认的哮喘发病的高危因素。有报道称,父母中一方有哮喘,其孩子患哮喘的概率为20%,患病率较其他儿童高2倍至5倍;父母双方均患有哮喘,其孩子患病率约为50%。

哮喘的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如接触环境中的螨虫、霉菌和花粉等过敏原,处于烟草暴露和被污染的环境中,以及出生后免疫耐受建立时期的各种环境因素等,对哮喘的发病均有影响。

2020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指出,空气污染与全球13%的儿童哮喘发生有关。综上所述,虽然具有哮喘家族史的儿童患哮喘的可能性增高,但通过加强对哮喘的认识、避免接触不良环境因素等,哮喘仍是可防可控的。

诱发或加重哮喘症状的环境因素

诱发或加重哮喘症状的环境因素包括以下7点:

1. 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和皮屑、霉菌等。

2. 空气污染。如烟雾、化学气体、工业排放物等。

3. 气候变化。如温度、湿度的剧烈变化。

4. 感染。如感冒、流感等病毒性或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5. 物理因素。如冷空气、剧烈运动等。

6. 心理因素。如压力大、情绪波动大等。

7. 服用某些食物或药物。如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部分水果、坚果,某些抗生素或非甾体抗炎药等。

如何预防哮喘

1. 勤洗手,预防感染。

2. 通过过敏原检测等方法查找过敏源,在生活中避免接触过敏源。在春季、夏季、秋季的花粉散播时期,应尽量减少外出,必要外出时戴好口罩,注意保持环境的干净卫生,多开窗通风,勤换勤洗床单、窗帘等患儿接触多且容易积灰的用品,定期清洗空调滤网。

3. 尽量避免接触宠物。喂养宠物时要佩戴口罩,及时清理衣物上的毛屑,不要玩毛绒玩具,避免使用地毯等容易吸附毛屑的物品。

4. 适当运动锻炼,增强体质。

5. 预防用药、规律用药,以达到良好控制哮喘的目的。

6. 尘螨过敏儿童可通过脱敏治疗产生免疫耐受,是目前唯一对因治疗方法。

如何治疗哮喘

哮喘治疗应尽早开始,并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哮喘的治疗目标不仅限于尽快控制哮喘急性发作,还应预防和减少反复发作,达到并维持最佳控制状态,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避免或降低哮喘治疗药物的不良影响。

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导致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部分轻度哮喘及不愿意长期使用控制药物的患儿,可采用预干预或间歇治疗的方案。即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初期或出现与哮喘相关的先兆症状时,对未使用每日控制治疗的哮喘儿童短程使用强化控制药物治疗,或在原有控制治疗的基础上短时增加控制药物剂量,以预防哮喘发作。

如果哮喘症状控制良好且通气功能稳定持续3个月以上,通常可以考虑降级治疗。降级治疗的方法需因人而异,要选择合适的降级治疗时机,根据患儿当前的治疗方案、风险因素和偏好,避免呼吸道感染、环境变化、开学以及季节变化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任何降级治疗都应该被视为一次尝试性方案调整,从症状控制和急性发作频率方面评估其治疗效应。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病区 张琴)

--> 2024-07-02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26807.html 1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防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