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4年07月02日

高脂血症的食养小知识

高脂血症通常指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实际上,血脂异常也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根据空腹静脉血清检测指标,将血脂异常分为4种:

1.高胆固醇血症 总胆固醇TC≥5.2mmol/l(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脂 甘油三酯 TG≥1.7mmol/l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3.4mmol/l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1.0mmol/l

当上述血脂指标出现一项及以上异常,则可诊断为血脂异常。

一、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诊治特点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诊治具有自身的特点,将其纳入“血瘀”“痰湿”“脂膏”范畴,病因在于饮食不节制、嗜食油腻甘甜、醇酒厚味、情志失调、过逸少劳等,造成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体内液体代谢失常,形成淤血、湿浊、痰凝等病理产物,最终致病。该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以痰瘀为标,正虚为本。以“辨证施治”为核心的中医食养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基础上的非药物调养方法,强调根据体质、病因、证候给予(或不用)食养方案。

二、高脂血症人群日常食养的原则和建议

根据营养科学理论、中医理论和目前膳食相关慢性病科学研究文献证据,对高脂血症人群的日常食养提出8条原则和建议:

1.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

高脂血症人群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的基础上,通过改善膳食结构,控制能量摄入,保持健康体重,减少体脂含量,有利于控制血脂。此类人群除部分不宜进行运动外,无论是否肥胖,建议每周进行5-7次体育锻炼或身体活动,每次建议30分钟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运动,包括快走、跑步、游泳、爬山和球类运动等,每天锻炼至少消耗200千卡。对于稳定性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先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充分评估其安全性后再进行身体活动,运动强度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运动后第二天感觉精力充沛、无不适感为宜。

2.调控脂肪,少油烹饪。

限制总脂肪、饱和脂肪、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是防治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

3.食物多样,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充足。

在控制总能量及脂肪的基础上,选择食物多样的平衡膳食模式。在主食中应适当控制精白米面摄入,适量多食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全谷物、杂豆类、蔬菜类。此外,蛋白质摄入应充足,动物蛋白摄入可适当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鱼虾类、去皮禽类、瘦肉等。奶类可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等。应提高大豆蛋白等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入。

4.少盐控糖,戒烟限酒。

食盐每日摄入量不超过5克,同时少食酱油、鸡精、味精、咸菜等高盐食品,少吃甜食。

5.饮食节制。

高脂血症的病因在于饮食不节制、嗜食油腻甘甜、醇酒厚味,导致痰浊内生,脏腑功能失调,气不化津,痰浊阻滞,或气机不畅,脉络瘀阻,常常虚实相兼,中医食养原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6.因时制宜,分季调理。

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四时节律影响下,人体血脂水平亦会存在一定差异。应针对不同季节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食养。

7.因地制宜,合理搭配。

受不同地区气候、环境影响,居民膳食习惯、生理特征存在差异,应根据地域调整膳食。

8.科学食养,适量食用食药物质。

三、高脂血症人群的证型食谱

应根据高脂血症的不同证型,制定相应人群的食养方案、不同证型食谱,以达到精准施膳的目的。根据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将高脂血症分为常见的6种中医证型,食谱制作坚持食物多样、能量适宜、控制脂肪、主食定量、蔬果丰富、肉类适当的原则:

1.痰浊内阻型。选择具有祛湿、化痰、理气作用的茶饮,以及和证型相适应的食养方,如山楂菊花决明子茶、海带冬瓜薏苡仁汤。

2.痰瘀互结型。选择具有活血、祛瘀、化痰作用的茶饮,以及和证型相适应的食养方,如山楂薏苡仁饮、鲫鱼山楂萝卜汤。

3.气滞血瘀型。选择具有行气解郁、活血化瘀作用的茶饮,以及和证型相适应的食养方,如山楂橘皮饮、佛手桃仁煲瘦肉汤。

4.气虚血瘀型。选择具有补气活血作用的茶饮,以及和证型相适应的食养方,如山楂甘草茶、桃仁鸡汤。

5.肝肾阴虚型。选择具有滋补肝肾作用的茶饮,以及和证型相适应的食养方,如杞菊饮、黄精枸杞焖鸭。

6.脾虚湿盛型。选择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茶饮,以及和证型相适应的食养方,如健脾饮、山药芡薏粥。

(柳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黎柳萍)

--> 2024-07-02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26812.html 1 高脂血症的食养小知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