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4年07月04日

炎炎夏日 谨防中暑

中暑,医学上称为热射病,是指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导致体内热量调节功能失衡,进而产生一系列以高热、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体温明显升高,甚至超过40摄氏度;大量出汗,皮肤湿润;心率加快,呼吸急促;面色潮红,严重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或皮肤、口唇发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神志不清、抽搐等。最终导致昏迷、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呼吸衰竭以至死亡。

中暑是如何发生的

造成中暑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环境因素,即高温、高湿的环境;二是人体自身因素,如身体条件、运动强度等。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人体散热机制受到挑战,汗液蒸发变得困难,导致体内热量积蓄过多。同时,如果人体在运动或劳动时产生过多的热量,且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也会导致中暑的发生。此外,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病等慢性疾病人群,由于身体调节功能较弱,更容易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而发生中暑。长时间在户外工作、进行体育训练,缺乏足够的休息和水分补充,也会增加中暑的风险。

如何预防中暑

预防中暑的关键在于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在高温天气下,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的时间,尤其是中午。如果必须在户外工作或活动,应选择轻便、透气的衣物,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并涂抹防晒霜。同时,要定时补充水分和盐分,避免饮用过多的含糖饮料或酒精饮料。此外,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重要措施。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后,应及时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休息时保持室内通风和适宜舒适的室内温度。

中暑的急救措施

一旦发现有人出现中暑迹象或症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首先,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帮助散热。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等部位,以降低体温。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让其饮用含盐分的饮料来补充水分和盐分,但不要强迫患者饮水或进食,以免造成呛咳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高热、抽搐、昏迷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继续采取降温措施,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日常防护与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四点来预防中暑。

1. 关注天气预报:了解高温预警信息,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

2. 合理安排作息: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需要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或活动的人群,可以携带一些防暑降温用品,如遮阳帽、太阳镜、防晒霜、湿毛巾等。同时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寻求帮助。

3. 保持饮食均衡: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出汗,失去大量水分和矿物质,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建议多食用富含水分和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黄瓜、番茄等。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蛋等,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4.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疾病,提高身体抵抗力。

中暑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只有在户外或暴露在阳光下才会中暑。

实际上,室内如果温度过高、通风不良,同样可能引发中暑。如长期瘫痪在床、丧失语言功能的老年人通常不能及时表达自己的体感,家人认为其容易“受凉”,给其盖较多被子,就容易出现中暑情况。也有人认为只有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才会中暑,其实即使在阴凉处,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导致皮肤散热困难,同样有可能引发中暑。

误区二:中暑只是小事一桩,休息一下就好了。

严重的中暑可能危及生命,必须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中暑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通过了解中暑的症状、成因、高危人群与预防、急救措施、日常防护等方面的内容,能有效地预防和应对,让大家健康平安地度过炎炎夏日。

(柳州市工人医院急诊科 钟雨)

--> 2024-07-04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26991.html 1 炎炎夏日 谨防中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