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被称为“妇科第一瘤”,从青春期到绝经后的女性,都可能发生子宫肌瘤,多见于30岁至50岁女性,3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20%。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女性最常见的一种良性子宫肿瘤,可能是单个,但多发的肌瘤更常见,可能在子宫的不同位置生长。
因为子宫肌瘤中有个“瘤”字,让很多患者谈“瘤”色变,子宫肌瘤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本文就来介绍子宫肌瘤的常见问题。
什么情况下容易长子宫肌瘤
目前,子宫肌瘤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统一。据相关研究,子宫肌瘤可能和遗传有关;也可能和性激素有关,雌激素能使子宫肌瘤细胞增生肥大,从而导致肌瘤增大;孕激素也可以刺激子宫肌瘤的细胞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雌孕激素水平失衡的女性,往往更容易出现子宫肌瘤。所以,子宫肌瘤有育龄期易生长、妊娠期加速、绝经后停止或缩小的特征。
子宫肌瘤的症状
子宫肌瘤因大小和位置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肌瘤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大多数子宫肌瘤患者早期没有自觉症状。
1. 月经紊乱
月经紊乱是最常见的症状,具体表现为月经周期不乱,但出现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另外,子宫肌瘤的类型不同,表现也会不一样,如较大的肌壁间肌瘤或黏膜下肌瘤会使宫腔增大,产生月经的子宫内膜的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而浆膜下肌瘤较少引起月经紊乱。
2. 白带增多
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及盆腔充血,导致白带的分泌量增加。部分肌瘤患者可表现为月经结束后白带增多。一般为浆液性,合并有感染时可为脓性。
3. 引起包块和压迫症状
子宫肌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压迫症状。前壁肌瘤如果压迫膀胱,就会出现如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泌尿系统症状。后壁子宫肌瘤如果压迫到直肠,就会出现便秘,或者出现便意感而排不出大便。如果子宫肌瘤长到一边,压到一侧的坐骨神经,患者会出现下肢麻木或疼痛。如果宫颈肌瘤压迫尿道则会引起排尿困难。
4. 下腹疼痛
当子宫肌瘤出现变性或者带蒂的子宫肌瘤出现扭转时,则会出现腹痛。同时,常见症状还有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等,经期症状会加重。
5. 继发性贫血
由于月经量增多,患者容易出现贫血,长期经量过多,可导致严重的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
6. 导致不孕症
部分类型的肌瘤可能会导致不孕症。肌瘤导致的不孕症影响分两种:一是无法怀孕,二是怀孕以后容易出现流产。
子宫肌瘤的治疗
不少患者提出疑问:肌瘤必须手术治疗吗?手术一定要把子宫切掉吗?药物治疗能让肌瘤缩小吗?
并不是所有肌瘤都需要手术,有症状的才需要手术。如果想保留子宫,只需要把肌瘤切除即可,但术后有复发可能,特别是年轻患者。使肌瘤缩小的药物就是通过降低雌激素以模拟“绝经状态”,但长期使用有一定的副作用。
根据不同的肌瘤类型,治疗方法也视具体病情而定:
1. 黏膜下肌瘤:常表现为月经量增多,造成不良妊娠等。妊娠前发现黏膜下肌瘤建议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方式一般选取宫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TCRM)。
2. 肌壁间肌瘤:伴随临床症状,如月经量增多、盆腔压迫表现等,并排除了其他导致不孕症或复发性流产因素的肌壁间肌瘤,手术治疗指征明确。
3. 浆膜下子宫肌瘤:国际妇产科联盟分型中Ⅵ型(肌瘤突向浆膜)、Ⅶ型(肌瘤完全位于浆膜下)的子宫肌瘤,妊娠前预先剔除可能降低妊娠风险,手术方式宜选择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LM)。
孕期有子宫肌瘤需要注意什么
子宫肌瘤患者怀孕后,首先应明确肌瘤的大小、部位、性质,密切监测肌瘤的生长速度,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保守治疗、继续妊娠,或适时终止妊娠、摘除子宫肌瘤。
怀孕以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上升很多,子宫增大的同时,肌瘤也会明显增大,甚至红色变性,随着孕周增大,还可能会继续增大,也有可能会引起流产,需要密切监测。
(柳州市工人医院妇科 马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