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4年07月06日

了解骨质疏松症

有一种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位居中老年人患病率的前列,但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这就是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骨质疏松症。什么是骨质疏松症?为什么会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呢?它有什么危害?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依据病因,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青少年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年至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病因尚未明确。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或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快速攀升,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全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尽管我国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危害极大,但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及诊断率仍然很低,分别仅为7.4%和6.4%;甚至在脆性骨折发生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率也仅为30%。因此,我国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面临患病率高,但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低的严峻挑战,所以骨质疏松也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

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是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或称脆性骨折)是指受到轻微创伤(相当于从站立高度或更低的高度跌倒)即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包括椎体、前臂远端、髋部、肱骨近端和骨盆等,其中椎体骨折最为常见。而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内,20%患者可能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医疗和护理,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呢?骨骼强壮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贯穿于生命全过程。骨质疏松症的主要防治目标包括改善骨骼生长发育,促进成年期达到理想的峰值骨量;维持骨量和骨质量,预防增龄性骨丢失;避免跌倒和骨折。

骨质疏松症初级预防:指尚无骨质疏松但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者,应防止或延缓其发展为骨质疏松症并避免发生第一次骨折;骨质疏松症二级预防和治疗:指已有骨质疏松症或已经发生过脆性骨折,防治目的是避免发生骨折或再次骨折。

我们该如何做好一级预防?首先,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建议摄入富钙、低盐(5克/天)和适量蛋白质[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1.0~1.2(克/千克)]。日常进行抗阻训练的老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1.2~1.5(克/千克)的均衡膳食。动物性食物摄入总量应争取达到平均每日120~150克,推荐每日摄入牛奶300~400毫升或蛋白质含量相当的奶制品。(2)充足日照:直接暴露皮肤于阳光下接受足够紫外线照射。注意不要涂抹防晒霜,但需防止强烈阳光照射灼伤皮肤。(3)规律运动:增强骨骼强度的负重运动,包括散步、慢跑、太极、瑜伽、跳舞和打乒乓球等活动;增强肌肉功能的运动,包括重量训练和其他抵抗性运动。(4)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及碳酸饮料。(5)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6)采取避免跌倒的生活措施:如清除室内障碍物、使用防滑垫、安装扶手等。

面对骨质疏松我们也不要害怕,近年来随着骨质疏松这个疾病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治疗手段及药物也越来越多,许多三甲医院内分泌科都开设了骨质疏松专科门诊,规范且规律的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希望大家随着对这个疾病的了解,都能像2024年骨质疏松日的主题一样——“强化骨骼健康,共筑幸福晚年”。

(柳州市中医医院 金杰蔼)

--> 2024-07-06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27109.html 1 了解骨质疏松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