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4年07月09日

颈椎病的五禽戏中医运动疗法

有调查显示,中国颈椎病患者已达五千万人, 每年新增颈椎病患者大约一百万人,颈椎病将逐渐成为威胁我国人口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轻者头、颈、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病变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时则可出现头晕、心慌等相应的临床表现。目前颈椎病的治疗多采用保守治疗,但影响因素过多,颈椎病易反复发作。

导引术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养生术和治疗术,主要包括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中医传统功法,强调主动锻炼,兼顾形神调治,从而激发习练者自身本体防病祛病的能力,以求气血平和。其中,五禽戏分为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每组动作又分为两式,共十个动作,每种动作分别模仿了相应动物的动作习性和生活特点,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刚柔相济、形意相随、内外兼修的仿生学功法,属于主动运动疗法范畴。

虎戏功法作用与涵义

虎戏,在中医五行中属木,对应脏腑为肝脏,肝主藏血,在体合筋。

在虎戏中,根据虎爪的手形变化,当手由掌转换为虎爪,再转换为握拳过程,可以锻炼人体的经筋,并增强握力;在虎举式的动作中,双手在一紧一松、反复用力过程中,促进了气血运行,此时习练者多有手臂的烘热感;肝宜疏散而不宜抑郁,所以虎举式中双手掌向上举起时尽量伸展,下落时自然放松,配合自身均匀深长的呼吸吐纳,达到调理肝气、疏肝解郁的作用;中医讲肝开窍于目,所以在习练过程中做到眼随手走,目睛转动,在虎扑式中,双目的自然平视与圆瞪相交替,既能使眼睛明润光亮,又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且虎戏与五季中的春季相对应,我们都知道,春季为万物生长的时候,习练中通过拉伸躯体、头颈、四肢,以达到伸经拔骨之感,亦能锻炼我们的筋骨经脉。整套虎戏的习练,自然放松,升降有度,一升一降中升清降浊,疏肝理气,调理三焦。

虎戏中的虎举式,双手在一紧一松反复用力过程中,既促进了外周血液的循环,又增加了回心血液量,保护我们的心脏功能。整套虎戏,有效地锻炼了我们的脊柱及关节的柔软性和延展性,通过拉伸我们的躯体、头颈、四肢,带动了整条脊柱的运动,在增强局部肌肉力量的同时,更能有效地缓解脊柱相关的疾患,并且能够达到一定的预防疾病的作用,尤其对颈椎病、腰椎退行性改变及胸椎小关节紊乱等有良好的功能锻炼效果。

鹿戏功法作用与涵义

鹿戏,在中医五行中属水,对应脏腑为肾脏,肾主纳气,在体合骨。

鹿戏中,鹿抵是以腰部的左右旋转、侧屈、拧转为主,在腰部一紧一松的锻炼过程中,肌肉筋骨可以得到全面的自我按摩,中医讲“腰为肾之府”,所以对腰部的自我按摩如同对肾脏的按摩保养,具有益肾固精、强健筋骨的作用;鹿抵中伴随腰部的左右扭转,当双臂在保持“鹿角”手形的时候,一边肘部紧抵腰部,另一臂上撑举至头前,在左右反复、一张一弛练习中,心经、心包经得到牵拉锻炼,具有调理心血的功用;上下肢动作的协调往返中,心肾两脏同时得到锻炼,具有调节心肾、宁心安神的疗效;鹿奔的动作中,双臂内旋前伸,身体重心后坐,收腹弓背,而后身体放松,重心前移,此组动作先是对督脉的拉伸锻炼,而“督脉为阳脉之海”,故而练习鹿奔,可振奋我们自身的阳气,具有温阳益肾的作用,而后是在弓背后坐与放松前移的过程中,腰部的腰阳关穴、命门穴、肾俞穴等穴的开阖交替,启动了穴位的开阖枢机,具有温肾助阳的功效。

鹿戏的动作中,鹿抵是以腰部的旋转、侧屈、拧转为主,既可以锻炼腰部的肌肉力量,强筋健骨,以加强对腰椎的保护,又能防止肥胖所引起的腰部脂肪堆积,而且对于腰椎小关节的调节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鹿奔动作中,双臂的内旋前伸,可以锻炼肩膀及背部的肌肉,对于颈椎及肩周疾病所引起的疼痛、酸胀等不适均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而弓背后坐与放松前移的动作,也对整个腰背部肌群起到了锻炼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腰背肌对脊柱的保护。

(柳州市中医医院 李平)

--> 2024-07-09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27291.html 1 颈椎病的五禽戏中医运动疗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