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韦斯敏 周宁
你会用一个月的工资,救一只不属于自己的猫吗?他会。
他叫谷建芳,今年56岁,是柳州市园林建设工程处蜡烛山公园的管理员,在园林系统干了大半辈子,也守了这座公园17年。
“老喵、三花、花皮,来吃饭咯!”7月11日,公园工具房一隅,谷建芳的声音响起。3只花色各异的小猫,不知从什么地方窜了出来,尾巴尖微微摆动,颇为急切地围着谷建芳打转。
其中一只猫,白色皮毛上有大块棕黄色斑纹,看着有些奇怪,原来它只有一只眼。“这是三花,去年年底流浪到公园里的。”谷建芳向记者介绍。
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只小猫。2024年元旦前一天,三花照常在公园里巡视地盘,却被人打伤了左眼。三花被送到宠物医院的时候,已经快不行了,要救回这条命,需要花费2000多元治疗费。这笔钱,是谷建芳与妻子几十天的伙食费。
医生问他:“这一看就是家猫,你花这个钱去救它,万一以后它被别人抱回家,值得吗?”谷建芳看着三花毛茸茸的脑袋有气无力地耷拉在台面上,他咬了咬牙,还是选择交费救猫。“总是一条生命,和我们又有缘,能救还是要救。”
医生被谷建芳的善心感动,为三花做完左眼眼球摘除手术后,减免了所有住院费用。如今的三花活蹦乱跳、神气十足,虽然缺少了一只眼睛,但却增添几分江湖气。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人类伤害过,三花不让摸也不让抱,平常就是在公园里到处跑。”谷建芳指了指脚边的另一只猫说,“这只叫老喵,就很亲人。”
老喵是谷建芳救助的第一只流浪猫,被称为“蜡烛山元老”。它2022年春天来到蜡烛山公园,当时瘦瘦小小,看上去受了伤,走起路来一瘸一拐。老喵属于美国短毛猫,是常见的宠物猫类型,却不知为何流浪在外。
谷建芳于心不忍,便煮了两条他钓到的小鱼,撕成小块放到地上。老喵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鱼,又抬起头喵喵叫着乞食。一来二去,老喵知道这里有吃有喝,索性就赖着不走了,把蜡烛山公园当做了家。
三花、老喵的这个家,不仅有谷建芳,还有公园管理处的4名园林工人。他们定期购买猫粮、猫砂、驱虫药等必需物品,轮流往猫碗放粮。
“谷工是个很有爱心的人。”园林工人甘海红说,最多时他们救助着公园里6只猫,他们觉得这些小猫和公园有缘分。
流浪猫之间的讯息总是传得特别快,附近的流浪猫知道这里有“餐厅”,便常常来“聚餐”。一些爱猫人士得知后,也趁周末来喂猫。
谷建芳说,他和这些猫朋友之间没有约定,全凭缘分。猫来了,他尽其所能保证它们生活,猫走了,他满心希望它们有个幸福的家。就像这座公园,无论是人是猫还是树,只要羁绊存在,家就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