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4年07月16日

“别人家的孩子”也有烦心事

小温是一名初二女生,在学校里,她是老师和同学们认可的好学生;在邻居们看来,她乖巧懂事,生活自理能力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家心目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也有自己的烦心事,而且,这事还不小。

一年多以前,在外地工作的小温妈妈,突然被女儿班主任的一通电话叫回了柳州。“小温这学期成绩突然下降不少,而且她每天都是心事重重的样子,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听到老师这么问,温妈妈心里突然“咯噔”一下。挂掉老师电话后,温妈妈立刻办理了请假手续,马不停蹄地赶回柳州。

在回家的动车上,温妈妈在心里闪现过无数个“可能”:丈夫因病早逝,女儿成长过程中缺少父爱,会不会是处在青春期的女儿早恋了?

终于回到家里,温妈妈静静地等待半个多小时后,女儿如往常一样回家了。看到妈妈回家,小温欣喜之余,眼里出现了一丝闪躲。

正是这丝闪躲的眼神,让温妈妈决定:母女俩需要进行一场深入的交流。意外的是,女儿在她面前表现得很正常,依然是乖巧懂事的样子。对于成绩下降的事,小温说是“没考好,下次考试要再认真一些”。看到女儿面露愧疚,她也不再多说。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小温每天起床都能吃上热乎乎的早餐,放学回家也有香喷喷的饭菜。本以为这样的温馨生活能让女儿感受到温暖,可某一天,小温在卫生间里疑似自残的行为,让温妈妈感到惊慌失措。她反复问小温:你手臂上的划痕是怎么回事?面对妈妈的质疑,小温总是以不小心被铅笔划的等理由搪塞回去。温妈妈做出果断的决定,要赶紧带着小温到专业的心理门诊进行咨询。

就这样,小温在妈妈的动员下主动来到谢静心理门诊。在对小温进行系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测评综合评估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发现小温已处于抑郁状态,且出现过多次自伤行为,于是建议小温在家长陪同下,定期进行心理咨询。结合小温话少的特点,心理咨询师对小温开展心理诊疗前,都会对她进行一场心理沙盘治疗,即让小温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充分运用自己的意象(想象),在沙盘这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中,用现有的沙子、水、沙具等,营造出自己潜意识(内心深处)的内容,让自己的“意识”和“无意识”进行深层次、持续性的对话(交流),由此让心理咨询师能够更高效、更深入地了解小温的内心世界,为辅助小温激发自我治愈和发展健全人格做准备。

经过短短几次的心理沙盘治疗,心理咨询师从小温“设计”的沙盘中,看到了她心理世界的变化,也从温妈妈与女儿的相处以及小温由“话少”转为“愿意主动说话”的变化,看到了小温更贴近花季少女阳光的一面。在最后一次面诊过程中,小温甚至主动关心起了心理咨询师长期弹吉他而生出的手茧,更证明了小温已经渐渐走出原来那个“束缚”她的世界,走向了属于她的更开阔的人生。

心灵密语解码

本期解码嘉宾:

汪芝羽(心理咨询师)

心理沙盘治疗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作用是通过在沙盘游戏师静默的陪伴下,来访者能在规定的时间里,通过选择能呈现或者代表内心世界的模具,自由自主摆放在有限制的沙盘区域,呈现出自己的“意识”和“无意识”内容,助力心理咨询师能够更快地解读和判断来访者的内心冲突及面临的问题,再通过沙盘游戏师保持的态度和有效的引导,激发受访者内心的治愈和人格的发展。

此案例中的小温,表面上看是个“别人家的孩子”,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相比,显得非常乖巧,但这就是问题所在。一出生便缺失父亲的陪伴,而为了给女儿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母亲也离开家乡到外打拼,虽然赚了钱,却也错失了女儿的成长。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相当于“吃百家饭”长大的小温,从小就学会了“看别人眼色”说话、做事,形成长期的自我加压,成绩上升的同时,也带给了她“重重的枷锁”。在拼命努力学习的过程中,她也缺乏与身边老师、同学的社交,最终出现了极端行为。

作为家长,尤其是在缺乏亲人陪伴的家庭中,更应该增强的是陪伴和引导孩子的成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了异常的乖巧,一定要试着去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需要。

(吴祉婧)

--> 2024-07-16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27697.html 1 “别人家的孩子”也有烦心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