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罗妙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暑假是放松心情、享受快乐的好时光。7月17日,记者走访了解到,我市不少学生在假期中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充电”,增长知识。
坚持阅读 志愿服务
最是书香能致远,假期读书“充电”忙。当天,在市图书馆内,许多学生开启阅读模式,尽情徜徉在书海中,丰富课外知识,拓宽视野。
“这个假期,我计划把《红发安妮》系列共8本书全部看完,接着再看老舍的书。”12岁的学生罗博纪说,今年9月即将进入初中学习的他,想好好利用这个假期多看一些文学类书籍,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每天要抽2个小时进行户外运动,2个小时写暑假作业,确保有1个小时看课外书……放假这几天,12岁的学生吕子恒正按照自己制订的暑假计划来执行。除此之外,每周他还会到市图书馆当志愿者、到柳侯公园当“小小讲解员”。
吕子恒认为,参加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能锻炼他的社交能力。让他自豪的是,近日他在柳侯公园当“小小讲解员”时,来自四川的游客赠给他一枚四川某中学的徽章,得到远方客人的认可,让他感到更加自信。
体验非遗 看纪录片
每年假期,我市各社区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孩子们提供学习实践机会。当天上午,城中区城中街道五星社区开展非遗手作体验——制作漆绢,有20多名少年儿童参加活动。
孩子们在老师的示范和指导下,调漆、试色、搅拌、放入手绢……待漆散开,形成图案后,迅速将手绢取出。11岁的学生陈一诺说,放假这几天,他上午都在社区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制作花灯、漆绢,让他近距离体验非遗,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妙。
8岁的学生罗熙雯将参加社区活动、观看纪录片纳入假期计划。她认为,画面精美、内容有趣的纪录片,可以让她了解更多有关自然科学、人文地理、历史文明等方面的知识。
除了体验各项活动外,一些家长还在网上购买了各类知识付费课程,内容包括通识科普、个人成长、兴趣生活、语言学习等,给孩子们提供更多学习选择。
家长引导 收获倍增
暑假是孩子们调整心情、休息放松的日子,家长该如何引导,让孩子在假期里既有快乐也有收获呢?
“孩子的假期由孩子做主,家长重在陪伴和引导。”市民吕正辉说,在与孩子制订的暑假计划没有冲突的情况下,他会抽时间带孩子周边游。现在正是收稻谷、晒谷子的时候,近期他计划带孩子下乡,去探索科技农业,感受农耕生活。
市民韦力力说,她9岁的女儿性格比较腼腆,这次假期,她鼓励女儿去当红色故事讲解员。每天晚上,她都会和女儿一起阅读爱国主义故事书,一来鼓励孩子勇敢尝试讲解员这个角色,二来激发孩子的爱国热情。
五彩缤纷的假期,形式多样的活动。家长巧妙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帮助孩子在假期快乐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