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日报社主管主办 国内统一刊号: CN45-0020 爆料热线:15877281116 15877281117






2024年07月23日

不可忽视的小儿斜颈

宝宝老爱“歪头杀”,简直萌化父母的心,不过医生告诉您,如果宝宝的小脑袋长期朝一个方向偏斜,家长就要小心了,这可能是宝宝得了小儿斜颈。下面让我们来好好聊一聊这个问题。

什么是小儿斜颈

小儿斜颈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俗称“歪脖子病”。其实斜颈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按照疾病的病因分类,斜颈可分为以下类型:

1. 肌性斜颈:一般出生后7天至1个月的宝宝的一侧颈部肌肉出现肿块,或者宝宝一侧颈部肌肉紧张痉挛短缩,这与宫内长期胎位不正、羊水过少、产伤、怀孕后运动过少或孕妇单一姿势保持过久等致胸锁乳突肌受压等因素相关。

2. 姿势性斜颈:又称习惯性斜颈,通常出现在出生后3个月至4个月,是由于后天姿势不良、头颈部力量不够引起的一种病症,常常头后方出现斜头畸形,临床容易治愈。

3. 骨性斜颈:见于颈椎错位、椎体发育异常、先天性短颈综合征等疾病。

4. 眼性斜颈:常见于先天性斜视,通常发生在宝宝出生6个月左右,视野范围受限导致歪头,孩子看东西的时候会不自觉偏头,睡觉后斜颈症状会消失。

5. 耳源性斜颈及神经源性斜颈,相对较少见。

小儿斜颈的病因

目前认为引起斜颈的原因分为产前因素、产时因素、产后因素和其他因素。

1. 产前因素:孕妇子宫环境异常(羊水异常、脐带绕颈、瘢痕子宫),孕妇固定姿势(坐姿、站姿、睡姿)等。

2. 产时因素:入盆胎位不正、使用产钳、腹部加压助产等。

3. 产后因素:不正确的喂养姿势、培养错误的姿势习惯、过早使用枕头等。

4. 其他因素。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斜颈

1. 睡觉时宝宝的头会习惯性歪向一侧。

2. 头竖起时,头歪向一侧,脸朝对侧。

3. 面部及眼睛大小左右不对称。

4. 宝宝一侧颈部可触及肿块,且转头活动度受限。

5. 颈部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

斜颈有什么危害

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小儿斜颈会继发颜面部畸形变形,主要表现为面部出现不对称性改变,健侧颜面部圆而饱满,患侧则窄而平。严重者可造成患儿胸廓及脊柱出现代偿性侧凸和畸形,并因双眼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易产生视力疲劳而出现视力减退。

1月龄前开始干预治疗,98%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在1.5个月内可以治愈;>1月龄的患儿可能治疗时间会延长到6个月左右;>6月龄的患儿可能需9个月至10个月的物理治疗干预;1岁以上患儿,建议全面评估后再进行下一步诊治。

小儿斜颈的康复治疗

1. 推拿手法治疗:在中医方面,此症属于“筋结”“筋缩”范畴,一般是由于小儿颈部出现瘀血留滞、经筋受损、脉络不畅导致,所以在治疗方面应该以通调气血、舒筋通络、化瘀散结为主要方向。小儿推拿能够实现化瘀散结、疏通经络气血的治疗目的。

2. 物理疗法:包括肌电、中频等。其作用与手法治疗相似,通过机械摩擦产生微细的按摩效应,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延长、变软,同时促进颈部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血供,利于挛缩的包块软化。

家长如何尝试纠正小儿斜颈

1. 更换婴儿床的位置,使光亮或者看护者活动多的一侧在患儿的患侧,保证患儿的头部更愿意向患侧扭转。

2. 喂养时,从患侧喂养,促使患儿转头寻找母乳或奶嘴。

3. 经常在患侧与患儿交流、用有声音的玩具或者鲜艳的物品吸引患儿,促进其向患侧转头。

4. 仰卧位时,头部两侧各放置一个大小合适的沙袋,使其头部保持于中立位。

5. 家长使患儿患侧头部侧枕于一侧手臂上,另一侧手臂从患儿两腿中间穿过,呈水平位抱住患儿,以被动牵拉其患侧胸锁乳突肌。

6. 患儿抬头较稳后,抱姿改为家长一侧手臂从患侧的腋下穿过,另一侧手臂从患儿两腿中间穿过,保持头高脚低位;也可使患儿背对家长,家长一手托住患儿臀部,一手从患侧腋下穿过,将患儿向患侧倾斜;或家长诱导患儿主动向其患侧的斜上方转头。

7. 患儿俯卧于床上,家长固定其双肘双肩,使肘与肩同宽,前臂支撑,引导其抬头向前或向患侧。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刘芳坚)

--> 2024-07-23 2 2 柳州晚报 content_328053.html 1 不可忽视的小儿斜颈 /enpproperty-->